在思政教育创新探索的道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后实践正在长春财经学院悄然展开。学生们依托校内钱币博物馆丰富资源,结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学习,完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后视频录制作业,实现了钱币文化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展现了博物馆在科普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为完成此次课后作业,学生们深入钱币博物馆,以钱币为载体,探寻其背后蕴藏的历史密码与思政元素。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货币。一枚枚边区货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艰辛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人民币,则彰显了国家在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成就。学生们认真记录、拍摄,收集素材,将这些珍贵的实物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
此次活动是钱币博物馆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成功尝试。钱币博物馆不再仅仅是陈列文物的场所,更成为了思政教育的鲜活课堂。通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历史实物相结合,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了对党的历史、国家发展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同时,这也是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实践,借助学生的视频创作与分享,钱币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钱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意义。
来源: ccqbb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