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为推进农业科学普及,提高科研成果科普化水平,传承农业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与探索精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处与南京市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开展“全国科普日暨科创筑梦联合行动”系列科普活动。举办了“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学教育专项行动”和“科普阵地公众开放日联合行动”。

9月23日,以《改变世界的种子》为主题的“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学教育专项行动走进南京市小营小学和成贤街小学,科普老师将省农科院科研展示温室的“种质研究”带进校园,为青少年宣讲如何用科技改变种子的科普知识,与同学们展开一场走近科学、探秘种子的对话。

为确保讲座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性,科普老师精心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农业与种子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讲述小麦如何驯化人类、水稻如何养活世界一半人口的传奇故事,介绍被誉为“王中王”的玉米以及在中国商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大豆等种子的非凡历程,还讲述了袁隆平以科学家精神创新种业的故事。这些生动的案例不仅让同学们对农业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也深刻揭示了“一颗种子也能改变世界”的深远意义。

在课堂游戏环节,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种子的各种颜色,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海椰子”种子、最小的种子是斑叶兰种子,发芽最快的梭梭树种子可以在3小时内扎根达10米左右。另外还有会旅行的种子,如蒲公英、苍耳等,借助风力、水力、动物等传播。科普老师还赠送学校一批《改变世界的种子》科普图书,让学生从书中体会种子的奇妙世界,对农业科研事业多一份了解与热爱。

9月22日,省农科院与玄武少图还组织了60组亲子研学团走进省农科院科研展示温室,深度体验了科普阵地联合行动之2024年“科技创造健康生活”科普阵地联合行动。

孩子们在农业科普区深度感受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如蔬菜、花卉、草莓、豆类等作物新品种,生物利用、立体栽培、水肥一体、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新技术,综合型蝴蝶生态园营建新模式,以及馆藏的大量国家种质资源。在智慧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场景展示区,孩子们观摩了设施果蔬、特色水产、稻麦灌排、数字育种等研究场景;在互动体验区草莓苗的扦插环节,学习了解栽培草莓和野生草莓的区别、扦插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要点,以及如何管护栽培草莓种苗,引导学生动手扦插草莓苗,体验扦插原理,掌握作物繁殖的遗传特性,感悟生命传承。此外桃种质资源、阳台蔬菜盆栽、奇特瓜果、食用菌,以及昆虫标本等现场展示,让孩子们更加直观体会科研成果;豆类品种、豆苗展示和蝴蝶标本制作、花朵书签制作、豆豆五彩画制作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锻炼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智慧农业示范馆以全新的农业现代科技装备,给孩子们带来了科技感、现代化的全新视觉。

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领略科技魅力、使学校课后教育更丰富、更生动,在校园里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还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深入了解了农业的奥秘,沉浸式体验、深度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真实感受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也为他们树立了热爱农业、关注种业安全的良好意识,插上了科技梦想的翅膀。

来源: 南京晨报/爱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