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科学馆参观的游客们会发现,场馆里多了一群活泼的“橙色小精灵”——他们穿着醒目的橙色志愿马甲,或穿梭于展厅引导游客体验,或驻守在探究活动室带领游客动手开展各种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成为科学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小小辅导员正是东莞科学馆与莞城步步高小学联合打造的“科探辅导志愿队”成员。从4月的招募选拔到5月的正式上岗,他们用热情和专业点燃了科学的火花,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成长之旅吧!

招募与选拔:科学小达人的诞生

今年4月,东莞科学馆与莞城步步高小学启动“科探辅导志愿队”项目,面向3-5年级学生成功招募了一批小辅导员。经过层层选拔,27名同学最终脱颖而出,成为科探辅导志愿队的正式成员。

入队与培训:从学生到小小辅导员角色蜕变

4月30日,科学馆“科探辅导志愿队”项目团队来到学校,为小小辅导员举行了入队仪式。

科学馆辅导员介绍了小小辅导员担当的角色定位,重点提到了本次项目设置的“导师制”模式,让小小辅导员不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还有机会参与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调查流程。

在岗前培训中,小小辅导员认真聆听了来馆实践注意事项,包括讲解技巧、安全规范、协作要点等。随后,小小辅导员还体验了科学馆活动“泡泡马拉松”,在互动中不仅掌握了辅导游客的知识要点,更感受到了科学传播的责任与乐趣。

五一实践:科学馆里的“首秀”

5月1日至5日,小小辅导员正式上岗,到科学馆开展志愿服务。他们轮值参与“声音科学”“显微观察”等主题活动的辅导工作。

音叉共鸣:敲击音叉,不仅可以产生水波,还可以让它的声波“悄悄”传递给另一枚相同的音叉,直观体验声波振动和共振现象;

水杯乐器:用玻璃水瓶演奏《玛丽有只小羊羔》《小星星》等耳熟能详的歌曲,生动展示声波与频率的关系;

细绳电话:使用细绳、纸杯、回形针制作电话,揭开固体介质中的声波传播的秘密;

盐粒跳舞:制作简易振动器,让盐粒、扭扭棒、碎纸屑等不同材料“跳起舞来”,不同的材料,不一样的“舞步”,直观呈现声音的能量;

显微观察:带领游客操作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轮虫、蝴蝶、蚊子的结构,走进神奇的微观世界。

触摸泡泡:展示“泡泡穿透术”、“听话的泡泡”,通过手部浸润泡泡液和穿戴棉线手套,让参与者体验泡泡的各种奇妙触感。

短短5天,小小辅导员累计服务游客近600人次,收获了无数点赞。参与家庭纷纷反馈:“活动既有趣又有料,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

回归校园:从科学馆学校的科学接力

5月7日,小小辅导员回到莞城步步高小学,在劳动“品质课堂”摊位展示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用科学馆提供的器材演示“彩色漩涡”“泡泡缝合”等实验,还通过显微镜展示草履虫、蚊子等生物的微观世界,引得师生们惊叹连连。

这场“科学摊位秀”不仅检验了他们的实践成果,更将科学馆的探索精神带回了校园,点燃了更多同学们的好奇心。

科学的种子正在发芽

从招募到实践,科探辅导志愿队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探索与成长的汗水。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用热情传播知识,成为了连接校园与科学馆的“科学桥梁”。

未来,科学馆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实践平台,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智慧之花!

来源: 东莞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