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的广袤天地与党务工作的责任之域,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光彩,她就是刘龙英。

刘龙英毕业于武汉大学药学院组合生物重点实验室,取得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自踏入科研领域,她便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7月她正式入职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逐步成长为中药靶点模型研究组生物体系项目负责人,已然成为团队中的中流砥柱。

在科研工作中,刘龙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现出卓越的科研能力。她积极探索,搭建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并建立实验室规范管理措施,优化了靶点蛋白生物合成体系的标准化流程推动了重组功能蛋白研发项目的快速开展。基于这些平台,她带领团队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改进了前端构建及表达技术,针对重组功能蛋白普遍存在的不表达、表达低及包涵体表达等行业难题,通过创新载体设计与优化表达系统,有效提升了目标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率与生物活性

在重组蛋白高效表达技术攻关中,刘龙英针对药用蛋白 FGF21工业化生产中产量低的瓶颈问题,开发了多启动子串联的新型表达载体构建策略。通过筛选不同拷贝数载体、优化启动子与RBS序列组合,将FGF21的表达效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3倍以上,成功建立了简便快捷的高产重组蛋白表达体系,为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金属硫蛋白(MT)的研究中,她创新性地将类弹性蛋白(ELP)融合技术引入MT的表达与纯化过程**,解决了传统提取工艺复杂、异源表达标签去除困难等问题。通过优化融合蛋白构建方案与纯化工艺,使MT的可溶性表达量明显提升,纯化获得的蛋白纯度达到97%以上,且获得的ELP-MT蛋白兼具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功能性蛋白的新分子研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创新思路

在中心工作期间,刘龙英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涵盖合成生物学、肿瘤治疗、DNA存储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部分论文发表在JCR Q1区、中科院1区的权威学术期刊上,这些论文不仅体现了她在科研上的深厚造诣,更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同时在专利方面也取得斐然成绩,2项专利已授权,5项专利正在申请中,这些专利涉及DNA存储、蛋白制备及应用等多个创新方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她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作为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第二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刘龙英在党务工作中同样兢兢业业。她严格落实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每月,她都会组织支部成员学习《纪监审工作信息》,让大家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要求,组织专题党课,作为主讲,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党规党纪,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

刘龙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2021年,她入选赣江新区人才计划,荣获“赣江杰青”人才称号,并两次荣获中心年度优秀员工称号。这些奖项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未来的道路上,刘龙英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