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留言问华子,他在服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现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1.1mmol/L,能不能减些药量?

华子给他的建议是,如果有转氨酶升高,或是肌肉酸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减少一半的他汀,并且在调整用药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把LDL-C水平保持在1.1mmol/L可能会更好。

一、治疗指南的建议

去互联网上查询LDL-C水平控制目标时,中国、欧洲、美国等不同国家的治疗指南中均会提到2.6mmol/L、1.8mmol/L、1.4mmol/L等3个目标数值。

其中2.6mmol/L是中高危人群控制目标,指的是4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或是患有糖尿病,但没有其他危险因素。

其中1.8mmol/L是极高危人群控制目标,指的是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或是确诊为冠心病、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

其中1.4mmol/L是超高危人群控制目标,指的是已经发生过2次或以上的心脑血管事件,或是发生1次事件,但是有较多的危险因素(比如持续吸烟、家族史、肥胖等)。

二、心血管的安全性

从治疗指南的建议可以看出,较低的LDL-C水平会带来更高的心血管安全性。而且在相关研究中,LDL-C水平越低,斑块逆转的效果就越好。

在医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的斑块没有逆转,就说明你的LDL-C水平不够低”。

不过有很多人在单纯服用他汀时,并不能使LDL-C降到理想范围,就需要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联用,或是与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联用,以获得较低水平的LDL-C。

三、胆固醇过低安全吗

关于LDL-C水平过低会不会增加健康风险,一直有巨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胆固醇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如果偏低,就会影响细胞的代谢与合成,减弱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但偏低的胆固醇在心血管方面的益处也得到了证实。

所以现在有种折中方案,就是根据风险性来定控制目标。如果刚发生过心梗、脑梗,风险性较大,就采取更低的LDL-C控制策略,增加心血管安全性;如果病情处于稳定期,就可以适量减少药量,采取较高的LDL-C控制策略,增加用药安全性。

回到之前的问题,LDL-C水平达到1.1mmol/L的时候,如果是半年内发生过心梗、脑梗,就不建议减少药量,保持规律用药的获益会更大;如果是病情稳定的长期用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药量,把LDL-C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也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说转氨酶升高,或是出现严重的肌痛、乏力,同时伴有肌酸激酶升高,就需要减少药量,情况严重者甚至需要暂停用药。

其实药物治疗,就是一个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过程。

总结一下,他汀与麦布联用,要根据风险程度来制定LDL-C的控制目标,如果偏低或是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

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来源: 药师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