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第九中学-王韬然-辅导老师:周燕
如今,技术爆炸于人类社会中上演,本应存在于幻想中的技术不断映入现实,玲龙计划就是其中之一,他无限发展潜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我国以基因改造和冬眠两种方式向未来派遣使者。我正是其中之一。而另一名使者R将借助基因改造延长寿命,实时关注玲龙计划的进度。
冬眠仓中,我的意识渐渐被凝固。直到……
玲龙二号: “距您开始冬眠已有52年18天,欢迎来到未来”我停止半个世纪的感官开始运作,悦耳的机械音传入我的脑中。缓缓睁开双眼,发现R正站在我的冬眠仓边,因为基因技术,50余年的光阴流转,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印记,仍是一副朝气蓬勃的青年模样。待我坐起身,他跨步上前,握紧了我的手:“玲珑计划已有重大突破,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将您从冬眠中唤醒,欢迎来到这个时代。”简单寒暄过后,他提出:“不如我们切身体验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我欣然接受,伸了伸数年未活动的四肢,随他推开了通往外界的门。
霎时间, 海量的信息开始涌入我尚未完全恢复的神智。远处钢铁的高塔,如原始森林般鳞次栉比,每面墙上都镶嵌着无数霓虹灯管,晕染着穿行其间的飞车,处处尽显繁华之相。可回头望去,不远处郊区贫民窟内,大街小巷无不充斥着污秽,走在街上的人们双眼无神,如干尸般僵硬麻木。
但R却似乎无视了这一切,激动地讲解道:“科技发展之根本,乃是能源的富足。玲龙现阶段能缩小至房间大小,深埋于每座城市之下,即可为全市提供充足的电力。当然安全性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其他稳定的无放射性元素作为燃料,世纪初频发的核污水泄漏已成为永远的历史,人类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玲龙已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类的希望!”R激动地抓住我的肩膀:“作为使者,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的银行账户上将会多一大笔收入,你可以在首都最为繁华的地段安家落户,享受你那可能长达数个世纪的后半生……”
不,我将继续前往未来。”我推开他的手,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玲龙,他应是能带我们走出太阳系,航向星辰的希望,而不是像这样作为资本压榨人们的工具,化作赛博朋克般虚幻的泡影!”
长时间的沉默
R重新抬起头,眉眼间,沉稳和理智渐渐洗去了来自这个时代的浮躁,他深吸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好,我将与你一同再次作为使者踏上新的征程,保重。”
几天后,冬眠舱的低温再次袭来……
玲龙n号:
“距您第二次冬眠已有136年70天,欢迎来到未来”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我强撑着使自己从冬眠的沉睡中清醒过来,看到身边两鬓斑白的R,我拉住他的手,从未完全恢复到喉咙中,挤出几个字:“为什么……过去了这么长时间?”R的眼眶略显红润,叹了口气,似乎是为了卸下这百余年的历史重担。而后,他向我讲述起这一段关于人类的史诗:
“你冬眠后,人类社会依旧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虽然能源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复存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积累,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等被提上了日程,整个社会如同浓雾中飘行的船舶失去了航向。这时涌现出了一批率先觉醒的先驱,他们再次想到了玲龙计划。 他们设计出利用重元素核裂变所产生的辐射能驱动的无工质发动机,借以作为恒星际飞船的引擎。”
“为了寻找符合要求的新元素,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太阳系,直到将目光投向——海王星”
说着他回过头,一把拉开紧闭着的窗帘,一个邃蓝色的冰巨星赫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央。它是那么纯洁无瑕,如一颗立体于宇宙背景之上的深邃的眸子,凝视着过去与未来。
“在海王星7000℃的内核中,他们发现了想要的物质,并立即于其轨道上建设可以由自转产生人工重力的基地,将其作为恒星际飞船的船坞及发射点。因此,人类的目光由狭隘的无休止的纷争,转为了更为长远的目标——航向远方。今天,即人类舰队起航之日,所以我们再次唤醒了你,希望你可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玲龙n号恒星级发动机的运行”
谈笑间,舷窗外,一枚蓝色的光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就是第一批起航的恒星际飞船,我们将其命名为‘先驱者’”
似乎是基地发出了起航的指令,如水中的涟漪一般,这条指令以光速向四周扩散,发动机的喷流向太阳系外围各个方向延伸……
“他们的目的地是哪?比邻星?巴纳德星?考虑反程燃料的话,最远只能到达天狼星双星吧。”我不解地问道。
“不,他们没有目的地,而且永远不会返航,这些飞船将发动机的功率开到最大,不停加速至理论最大值——光速的50%,越过一颗颗恒星,收集科研数据,直至动力损坏或燃料耗尽。身处飞船中的人们可以借助冬眠度过漫长的航程,结合相对论效应,在他们眼中千年可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舷窗外,飞船已完成离港,开始了可能长达数千年的加速,拖曳着碧蓝的辐射流,驶向远方。如仲夏夜的火流星般璀璨,却又易逝。于太空中数亿年的孤独,只为坠入大气层时那的绝美的一瞬。
玲龙的归宿,成就了人类远航的希望。
而探索者们的归宿,是星辰,亦是深渊。
来源: 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