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讯)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少年科学院”启动仪式上李冠霆团队研发的《睿伴银龄——独居老人智能“地空云”三维守护系统》荣获大奖。这支由李冠霆、李冠瑶、江佳颖、柯欣言、朱泽焜、梁圳铭、李明泽七人组成的年轻团队,创新整合脑电波监测、数字孪生与群智感知技术,打造覆盖居家、社区、户外全场景的守护生态,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全域感知重构安全边界

系统升级4.0版本实现三大跃升:植入柔性电子皮肤的智能地毯,可实时监测步态异常与水肿指数;搭载微型气象站的无人机,在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前2小时推送预警;云端引入AI社工“银龄小睿”,基于20万条老年心理学数据提供情感陪伴。团队成员江佳颖介绍:“我们通过脑电头环测试发现,独居老人抑郁情绪与室内活动半径缩小呈正相关,因此新增了‘健康指数’动态评估功能。”

技术矩阵背后的青春力量

这支“00后”团队展现出跨界创新能力:队长李冠霆主导的数字孪生系统,1:1还原老人生活空间;李冠瑶开发的非接触式心率监测算法,精度达医疗级水准;江佳颖训练的AI语音模型支持7种方言情绪识别;柯欣言搭建的用药提醒系统,可自动识别108种常见药品;朱泽焜编写的多源数据融合代码,将响应延迟压缩至0.8秒;梁圳铭设计的低辐射定位手环,待机时长突破90天;李明泽创作的虚拟陪伴形象,日均互动达5.7次,有效缓解老人孤独感。

从城市到雪域的技术普惠

系统已在广州大学城部分社区部署,累计触发预警79次,误报率仅3.28%。73岁的帕金森患者刘阿姨感叹:“半夜起身不稳,还没倒地就有无人机开灯播报指导,像多了个隐形护工。”

正如广大附中教科所姚海霞主任所言:“这群少年用技术跨越代际鸿沟,让‘老有尊严’不再是口号。”从毫米波到脑电波,从算法到情感,李冠霆团队以“地空云”系统绘制出智慧养老的新图景,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守护暮年的温暖屏障。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