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肾病患者数量庞大,已超过 1.3 亿。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 “过滤器”,其健康状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很多肾病患者并不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饮品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喝错水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加速肾病的进展。以下这几种水,肾不好一定要慎喝。

甜饮料:肾脏的“甜蜜陷阱”

高糖的危害 :可乐、奶茶、果汁饮料等甜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过量摄入糖分不仅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占尿毒症病因的 30%),还会使尿酸升高。肾脏在过滤和排泄这些过多的糖分和尿酸时,肾小球会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加速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肾间质纤维化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会导致肾脏结构破坏,功能逐渐丧失。

替代饮品 :建议肾病患者用无糖茶、柠檬水等替代甜饮料。无糖茶不仅口感清爽,还含有一定的茶多酚等有益成分,具有抗氧化等作用;柠檬水富含维生素 C,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要控制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在 25g 以下,减少肾脏的负担。

浓盐水:隐形的肾脏杀手

钠摄入超标的影响 :一些肾病患者有晨起喝淡盐水、运动后狂灌功能饮料的习惯。然而,钠摄入超标会导致水钠潴留,肾脏为了排出多余的钠离子,需要调动更多的肾单位来工作,长期下来会引起肾血管硬化。对于水肿、高血压肾病患者来说,钠摄入应严格控制在 3g 以内。水钠潴留会加重水肿症状,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对肾脏造成更大的损害。

控制钠的摄入 :患者可以通过选择低钠盐、减少食用咸味食品等方式来控制钠的摄入。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少放盐,多利用一些天然的调味料,如香草、柠檬汁等,来增添食物的风味。

浓茶 / 浓咖啡:肾结石的 “催化剂”

草酸和咖啡因的作用 :浓茶中含有较高的草酸,每 100ml 浓茶中大约含有 15 - 20mg 草酸。草酸容易与尿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而浓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肾脏过度滤过,增加尿液中钙的排出,进而提高肾结石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经有蛋白尿的患者来说,浓茶和浓咖啡还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因为它们会增加肾脏的滤过负担,导致蛋白尿增多。

合理的饮用方法 :建议肾病患者每日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 400mg 以内,大约相当于 4 杯美式咖啡的量。泡茶时,控制好茶叶的用量和冲泡时间,不超过 3 分钟为宜。同时,多喝一些淡茶水或者白开水,有助于冲淡尿液中的结石形成物质,降低肾结石的发生风险。

酒精:肾细胞的“毒药”

酒精的代谢产物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直接损伤肾小管细胞的作用。同时,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尿酸沉积。长期酗酒会使慢性肾病的风险增加 40%,并且在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期间饮酒,还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例如,酒精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过程,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对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戒酒的重要性 :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等。如果在特殊场合需要饮酒,应严格限制饮酒量,并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及时就医。

生水 / 反复煮沸的水

生水的危害 :生水可能含有各种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如军团菌等。这些微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引发尿路感染等疾病,对肾脏造成损害。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这些病原体的侵害。

反复煮沸的水问题 :反复煮沸的 “千滚水” 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升高。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增加肾脏的解毒负担。对于肾病患者来说,由于其肾脏的解毒能力本身就较弱,长期饮用这种水,容易导致毒素堆积,加重肾脏损伤。

正确选择饮用水 :肾病患者应选择饮用安全的水,如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瓶装水等。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反复煮沸的水,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冰镇饮品:刺激肾脏血管收缩

肾功能不佳者的特点 :肾功能不佳的患者,其血管调节能力比较差。如果突然饮用过冷的饮品,如冰镇饮料或者冰淇淋等,会导致肾动脉痉挛,减少肾脏的血流灌注。肾动脉痉挛可能会引起急性肾损伤,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或者患者本身就存在血管病变的情况下,风险更高。

适宜的饮水温度 :建议肾病患者饮用温度控制在30 - 40℃左右的温水。这种温度的水比较温和,不会对肾脏血管造成过度的刺激,也有助于身体的吸收和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过冷或者过热的饮品,以减少对肾脏的不良影响。

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科学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应根据自己的肾功能情况、尿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一般来说,饮水量 = 500ml 基础量 + 前一日尿量(无尿患者≤1000ml)。首选凉白开,分 8 - 10 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喝水超过 300ml。同时,注意服药前后 1 小时内不饮茶,以免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通过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开伤肾饮品,可以让肾脏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延缓肾病的进展。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