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 60 岁的肾友因为口渴难耐,猛灌了 2 升水,结果当晚就突发心衰离世。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脏的调节能力已经减弱,喝水这一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喝错水或者喝水方式不当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伤害,而科学合理地“骗水” 才能真正护肾延寿。
分次定量,拒绝“牛饮式补水”
肾脏的处理能力 :肾脏每天能够处理的水分是有限的。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就会超过肾脏的承载能力,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增加肾脏的滤过负担。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这种风险更为突出。因此,建议患者采用分次定量的饮水方式,例如按照“500ml×4 次” 的规律进行饮水(总水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用带刻度的水杯来定时喝水,这样可以直观地掌握每次的饮水量,避免一次性豪饮的情况发生。
透析患者的原则 :透析患者在饮水方面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通常建议透析患者遵循 “体重增加<3%” 的原则。例如,一个体重为 60kg 的透析患者,在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 1.8kg。这就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体重变化,合理安排饮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而导致透析过程中出现脱水困难、血压升高、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
天然调味,让白水变“养生饮”
提升饮水的吸引力 :对于很多肾病患者来说,寡淡的白水可能难以坚持长期饮用。这时候,可以尝试用一些天然的食材来为白水增添风味,让饮水变得更加养生且有吸引力。例如,用黄瓜片、柠檬角、薄荷叶、石斛花等进行冷泡。这些天然食材不仅可以增加饮水的口感和风味,还能为身体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避免添加糖分)。对于阳虚肾友来说,还可以选择用 3 - 5 片生姜煮温水,既能驱寒,又不会对胃部造成刺激。
避免含糖饮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养生饮时,应尽量避免添加糖分。高糖饮品会导致血糖升高、尿酸增加,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速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因此,患者应尽量远离可乐、奶茶等高糖饮品,选择用天然食材调味的白水来满足日常的饮水需求。
“干湿分离”控总量
隐形水分的认识 :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除了直接饮用的水之外,汤粥、水果、输液等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都属于“隐形水分”。例如,一碗热汤可能含有 200 - 300ml 的水分,一个普通的苹果大约含水 150ml 左右。如果不将这些隐形水分计入当日的总水量,很容易导致饮水过量。
饮水管理表的使用 :建议患者准备一个 “饮水管理表”,将一日三餐中的稀粥、汤菜、水果等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换算成毫升数,并详细记录下来。同时,还要记录直接饮用的水、茶等的量。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每日的水分摄入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总水量。例如,吃饺子时,蘸醋不要带汤;喝牛奶时,要把这部分水量从当天的饮水总量中扣除;吃西瓜时,要根据西瓜的重量计算出其中的水分含量,并相应减少直接饮水的量。
“温水 + 吸管” 防呛咳
老年肾友的特点 :对于老年肾友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吞咽功能可能会逐渐退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37℃左右的温水搭配弯头吸管进行饮水,可以有效减少饮水时的呛咳风险。温水的温度比较温和,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有助于保护胃肠功能。弯头吸管的设计则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控制饮水的速度和量,避免水流入过快导致呛咳。
正确的饮水方法 :在使用吸管饮水时,患者可以每口含水 5 秒左右,让嘴巴和喉咙有足够的时间感知水的存在,然后再慢慢咽下。这种饮水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饮水的节奏,减少呛咳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身体充分感知“水润信号”,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的水。
晨起睡前,抓住“黄金补水期”
晨起补水的重要性 :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内的水分会因为呼吸、出汗等生理活动而有所丢失,血液会变得相对黏稠。因此,晨起后喝 100ml 左右的温水,可以起到冲刷尿道的作用,帮助预防尿路感染。同时,这也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睡前补水的注意事项 :睡前 1 小时左右喝 50ml 左右的温水,可以稀释血液,预防血栓的形成。这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本身可能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睡前饮水量不宜过多,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睡眠不足本身就是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患者的健康。
肾病患者通过掌握以上这 5 个科学的饮水妙招,可以有效保护肾脏,减轻肾脏的代谢压力,预防因饮水不当而引发的各种风险。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日常的饮水习惯,从每一口水开始,守护肾脏健康,延长寿命。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