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析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饥饿感,同时还伴有头晕、出汗、心慌等症状。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风险。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以下 3 点原因。
低血糖在“作祟”
透析对血糖的影响 :透析过程中,血糖会随着血液的滤过而被清除出去。这就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逐渐下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这种风险更为突出。如果患者在透析前没有合理进食,或者降糖药物的剂量没有根据透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就很容易引发低血糖。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在透析前注射了较多的胰岛素,但又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这样在透析过程中,血糖就会迅速下降。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 :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初期可能会感到饥饿,随后会出现颤抖、心悸、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低血糖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迷等严重后果。对于透析患者来说,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干扰透析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
脱水过多引发低血压
透析超滤速度的影响 :在透析过程中,为了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需要通过超滤的方式将水分从血液中抽出。如果超滤速度过快,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被抽出体外,会导致血容量迅速下降。血容量的减少会使血压降低,从而引发低血压。低血压又会导致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同时,脱水过度还会刺激肠胃蠕动,使患者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试图通过进食来增加血液中的能量和容量。
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患者的血管弹性、血容量调节能力等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脱水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低血压症状。例如,老年患者或者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血管弹性较差,心脏的代偿能力也比较弱,在透析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和相关的饥饿症状。
营养素流失“拉警报”
透析对营养素的影响 :透析过程中,不仅会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还会导致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如果患者在透析前的饮食摄入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储备,或者透析频率较高、透析时间较长,就会导致身体缺乏能量供应。这种营养素的流失会使得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饥饿、虚弱等症状。
长期影响 :长期的营养素流失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影响伤口愈合,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透析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透析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科学应对 3 步法
透析前合理进食 :为了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饥饿和低血糖等症状,患者应在透析前 1 - 2 小时吃少量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可以吃半个馒头搭配 1 个鸡蛋,这样的组合可以提供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也不会让胃肠负担过重。需要注意的是,透析前的饮食应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以免影响透析效果和增加身体的负担。
监测血糖血压 :糖尿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每1 小时测一次血糖是比较理想的。如果血糖低于 3.9mmol/L,应立即补充 15g 碳水化合物,如 5 颗糖果或者一杯果汁。对于低血压高危人群,在透析前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脱水速度和量,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中巧加餐 :在透析的后 2 小时,如果患者的血压处于稳定状态,可以适当吃一些容易消化且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的食物。例如,吃 2 - 3 块苏打饼干,或者喝 100ml 低糖牛奶。这些食物可以及时补充能量,缓解饥饿感,同时又不会对透析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不过,加餐的量要控制好,避免过多摄入导致血糖或血压的异常波动。
透析过程中出现饥饿伴随头晕、出汗、心慌等症状不容小觑。患者和家属要重视这些信号,通过科学的应对方法,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