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近日,北京香山卧佛寺、西山大觉寺等知名古刹中的七叶树正值盛花期,绚烂绽放的花朵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打卡观赏。然而,在部分媒体报道中,七叶树被误称为菩提树。

植物园.jpg

香山卧佛寺的七叶树开花(图源:北京植物园网)

事实上,七叶树与菩提树属于截然不同的树种,二者并无直接的种属关联。佛教文化自域外引入中国后,在本土化过程中将一些我国本土的树种种植于寺庙内外也被称为“菩提树”,因此七叶树又被民间俗称为“土菩提”,意指其作为本土化菩提树的特殊身份。

无患子家族 塔状美花

在古人日常清洗衣物的选择中,除却声名远扬的澡豆,最为常见的便属无患子了。

无患子是一类植物的统称,其学名是Sapindus saponaria L.,蕴含着“肥皂水”之意。

古人笃信,以无患子树所制法器具有驱魔辟邪、镇杀鬼魅之效,故而赋予其“无患”之名,寄寓着“无灾无难、远离病患”的美好期许。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便将无患子称作“鬼见愁”。

无患子的果实形似龙眼,因此又得“假龙眼”的别称。其果核呈黑色,质地光滑且泛着油润光泽。

佛经有载,佛祖释迦牟尼曾以无患子制成的佛珠作为念珠。正因如此,无患子果核现多被用于制作天然工艺品以及佛教念珠。

图片

无患子的果实(图源:iPlant植物智)

无患子家族里的颜值最高、最受人尊敬的,当属七叶树。七叶树是指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下植物的统称。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七叶树品种30余种,而我国有其中10余种,如大果七叶树、大叶七叶树以及欧洲七叶树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七叶树与浙江七叶树干燥后的种子,在中医药领域里被称为“娑罗子”,可入药济世。

顾名思义,七叶树通常以七片小叶构成复叶形态示人。不过,大自然从不循规蹈矩,也有少数复叶由五片或六片小叶组成,且具体叶片数量还会随生长环境的差异而有所波动。

此外,七叶树的叶片色彩亦会随季节流转而变幻:初春时节,新叶初绽,呈一抹娇俏的红色;盛夏来临,叶片转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待到金秋,又幻化成绚烂的橙黄色,仿若大自然的调色盘。

图片

图为七叶树的叶片(图源:iPlant植物智)

七叶树的高颜值,在其花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那状若宝塔的花序,由枝条上舒展的掌状复叶稳稳托起,令人观之顿生敬畏之心。

七叶树花期多在初夏,且不同地域的七叶树,花色也各有千秋。在我国境内,七叶树花皆为纯净的白色,宛如圣洁的精灵;北美洲的红花七叶树绽放出热烈的红色或浪漫的粉色;美国的黄花七叶树,则以淡雅的黄色花朵,为夏日增添一抹别样风情。

佛门圣树 源远流长

相较于出众的颜值,人们往往对七叶树那股“佛系”气质更为倾心。在网友眼中,它堪称是与佛缘法最深的树。

此说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缘由:其一,从地理位置上看,七叶树多被种植于寺庙之中或周边区域,可谓与佛门圣地近在咫尺;其二,七叶树位列佛教“四圣树”(另三种分别为菩提树、娑罗树、无忧树)。

据佛经记载,佛祖诞生于无忧树下,于菩提树下悟得佛果,在七叶树下为弟子讲经说法、传道授业,于娑罗树下安然涅槃、回归本真。

图片

广州光孝寺的菩提树(图源:广东植物学会网)

这一说法并非毫无凭据。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七叶树备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就连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坛巨擘泰戈尔,也常常在七叶树下创作诗篇。

“我要摇荡在七叶树间荡秋千的你,傍晚的月亮将竭力透过树叶来吻你的衣裙”,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便出自他的笔下。

相传,唐僧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时,将菩提树、娑罗树、七叶树、无忧树等树的种子播撒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周边。然而,这些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难以适应长安较为寒冷、干燥的气候。

最终,唯有耐寒性相对较强的七叶树存活下来。彼时,佛教信徒未曾见过真正的菩提树,便将七叶树视作菩提树一般虔诚供奉、顶礼膜拜。

时至今日,尽管多数人都清楚七叶树并非菩提树,但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故而在民间,七叶树依旧被称作菩提树或土菩提。

树树有别 观赏有据

从植物分类、叶片形态及开花特征等维度综合考量,七叶树与菩提树差异明显,实为两种不同的树木。

在植物分类学领域,七叶树隶属于无患子目的落叶乔木;菩提树则属荨麻目桑科的常绿乔木。叶片方面,七叶树的叶片为掌状复叶,通常由五至七片小叶构成,排列有序;菩提树的叶片主要是三角状卵形的单叶,形态较为单一。

开花之时,七叶树的花朵多为纯净的白色,花期集中在五六月份,洁白的花朵如繁星点点;菩提树的花虽同样为白色,但花蕊呈红色,花期一般在三四月份,红白相间别具一格。

图片

塔状花序(图源:iPlant植物智)

尽管七叶树并非菩提树,却凭借自身优势深受人们喜爱。它与悬铃木、榆树、椴树并称世界四大优美行道树,在绿化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人行步道、公园,还是广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既可孤植展现独特风姿,也能群植营造壮观景象。

同时,七叶树具备强大的滞尘、隔音以及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是防沙固土、涵养水土的优良树种。

七叶树作为承载深厚文化与宗教意义的古树,不仅是自然界的杰作,更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漫步古刹,静立其下,轻抚它粗糙的树皮,聆听它岁月的低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它所承载的故事与智慧。

这或许便是它与菩提树最灵魂相通之处,即都以沉默之姿,成为众生心灵归处。

【参考资料】

1.《中国植物志资料Ⅰ之七叶树科》,主编方文培,《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年

2.《神奇的七叶树科》,作者汪劲武,《植物杂志》2003年第1期

3.《七叶树属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者张辰露、李新生、梁宗锁,《CNKI》2009

作者:魏德勇 广东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