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手机、电脑、家电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些废弃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金属,如银、金、铜等,它们既是宝贵的资源,若处理不当,又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定时炸弹”。近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与于韦斯屈莱大学联合研发出一项新技术,利用脂肪酸为溶剂,从电子废弃物中高效提取金属银。研究人员表示,传统上一般使用强腐蚀性无机酸作为溶剂来提取银,易造成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这种新技术操作过程更安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期刊《化学工程杂志》上。

一直以来,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金属银的传统方法主要使用强腐蚀性无机酸作为溶剂 。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银的提取,但存在诸多弊端。强腐蚀性无机酸具有极强的危险性,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飞溅等意外,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引发安全事故。而且,这些无机酸在使用后产生的大量废液,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此外,传统方法的提取效率也有待提高,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能源,还难以实现对电子废弃物中银的高效回收。

芬兰研究团队开发的新技术,巧妙地利用脂肪酸作为溶剂,实现了从电子废弃物中高效提取金属银。在温和条件下,将含银的废弃物加入由常见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组成的复合溶液系统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金属银可被有效溶解于该溶液中。这是因为脂肪酸与过氧化氢溶液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溶解环境,能够促使金属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溶解在溶液里。

随后,研究人员在含银的脂肪酸复合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这一步就像是给银找到了一个“归宿”,使银以羧酸银的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最后,再经过光辅助的还原反应,羧酸银最终被还原为金属银。整个过程操作相对简单,而且避免了使用强腐蚀性物质,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相关实验表明,该方法高效、安全,适用于从各类含银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属银,无论是废弃的电路板、电子元件,还是旧的太阳能面板等,都能成为这项技术的“原料”。

这项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是提取银的方法改进,更对整个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意义深远。从资源角度看,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而电子废弃物中蕴含着大量可回收利用的金属。通过高效的回收技术,将这些金属重新提取出来投入再利用,能够大大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

从环保角度而言,合理处理电子废弃物并回收其中的金属,能够避免电子废弃物随意丢弃、焚烧或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往粗放式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不仅让大量资源白白浪费,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新技术的应用,有望让电子废弃物处理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回收金属再利用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芬兰研发的利用脂肪酸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金属银的新技术,为电子废弃物处理和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带来了新曙光。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提取方法的安全和环境问题,还为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应用和推广,让更多电子废弃物变成宝贵资源,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信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还会涌现出更多先进技术,让我们的资源利用更高效,环境更美好。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