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技术推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第十届杭创大赛的舞台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带来的基于光电脉搏波的人机交互设备项目,凭借其创新性与前瞻性,荣获大赛二等奖,并依托大赛平台成功落地。

项目聚焦于利用光电脉搏波(PPG)技术,打造人机交互体验。PPG 技术借助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来监测血液动态,通过发射光源照射皮肤,探测器捕捉经血液反射或透射回的光,进而分析光强度变化以反映血液流动特性。在本项目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巧妙地将这一技术引入人机交互领域,实现了更为自然、精准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项目研发初期,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从复杂的PPG 信号中提取有效的交互信息,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PPG 信号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如人体运动、环境光变化等,这使得准确识别用户意图变得困难。为攻克这一难关,团队深入研究信号处理算法,引入 AI 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采集不同场景下的 PPG 数据构建起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训练模型以精准识别 PPG 信号中的特征模式,从而判断用户的交互意图。经过数次的算法优化与实验验证,逐渐提升了信号识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在落地过程中,团队首先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从硬件设计方面,他们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便携性与舒适性,使其更易于用户佩戴和使用。在软件层面,不断完善基于AI 的交互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交互精度。同时,团队还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与反馈,以此为依据对产品进行针对性调整。

依托第十届杭创大赛的平台,项目团队最终与一家在智能硬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该企业为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生产制造资源以及市场渠道,助力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随着项目落地,团队研发的人机交互设备已在一些领域进行试点应用。在智能医疗康复领域,医护人员可以借助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通过患者的PPG 信号变化判断其康复训练的效果与反应,为个性化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该设备能够让用户通过生理信号与虚拟环境进行更自然的交互,增强沉浸感与互动性。

该项目凭借对光电脉搏波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充分契合杭创大赛“普惠专业,转化率高,精准高效,创新创业,应用落地”的评价标准。通过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普惠大众的智能产品,不仅实现了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创新,更以高转化率推动产品快速落地市场。在落地过程中,精准定位智能家居、医疗康复、VR/AR等领域需求,高效完成从研发到量产的跨越。项目所研发的AI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在销售季突破100万元营收,创造税利30余万元,这一成绩既是对项目创新创业价值的有力佐证,也彰显了杭创大赛在加速科技成果应用落地、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来源: 浙江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