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二十三届天津市社科普及周、5.18国际博物馆日、第39届科技周的到来,深化馆校共建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的兴趣,5月8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走进大港第三小学开展《观古海岸遗迹 看海陆变迁》中小学博物馆示范课,以沉浸式互动教学,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触摸古海岸的脉动,点燃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火焰。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吗?如今我们生活的土地,曾经竟是一片汪洋大海!” 课堂上,宣教老师以贝壳堤为切入点,借助图文并茂的资料和有趣的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视频,生动还原渤海湾西岸的前世今生。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同学们直观了解到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约6000年以来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奋斗历程。

在欣赏鹦鹉螺、侏儒唐冠螺、大白蛙螺、渤海湾常见贝壳等实物标本时,同学们惊叹于海洋的神奇,热情高涨,课堂上纷纷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与宣教老师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当老师讲解各个标本的名称、特征时,同学们更是全神贯注,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课程结束后,宣教老师发放博物馆科普宣传资料,同学们意犹未尽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纷纷表示想走进博物馆,探寻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形成的奥秘。

此次示范课是一场海洋文化的启蒙之旅,同学们收获了课本里没有的古海岸遗迹知识,领略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未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将继续深化馆校共建合作,开展更多丰富精彩的科普活动,助力青少年拓宽视野、全面成长,让青少年成长为守护自然遗产的新生力量。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