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徐先生于19天前因急性脑梗死而出现饮水呛咳反复误吸、食物难以下咽,从平江县转入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针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我科医护及康复团队立即对患者做出精准评估,完善吞咽造影提示。
(▲图:吞咽造影影像及检查报告)
从造影可以看出患者目前存在口腔期和咽期的吞咽问题,我科团队立马制定治疗方案及治疗目标以帮助患者尽早拔出胃管,自主进食。
其中咽期存在环咽肌开放不完全的情况,根据此情况,康复护理团队给患者进行间歇管饲,拔去了长置胃管的困扰。
(▲图:患者徐先生在进行间歇管饲中)
同时康复治疗也进行了跟进,针对徐先生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从吞咽训练、环咽肌球囊扩张术、吞咽电刺激和针灸治疗综合进行吞咽康复训练。
(▲图:徐先生进行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中)
(▲图:徐先生进行环咽肌球囊扩张中)
通过综合训练患者环咽肌的扩张从原来的3ml扩张到现在5ml,口腔肌肉力量和咽腔压力较前有所改善,相信不久患者重拾美食自由,目前环咽肌的球囊扩张术仅在三甲医院开展,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吞咽康复迈上了新台阶,将会更好的造福于平江人
科普时间
一、什么是环咽肌球囊扩张术?
吞咽治疗环咽肌球囊扩张术是一种非手术、微创的康复技术,通过经鼻或经口插入球囊导管至食管,以分级注水的方式机械性扩张环咽肌,从而恢复吞咽功能。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反复牵拉刺激,激活神经网络调控,重建吞咽反射通路,同时降低环咽肌张力,促进生理性开放。
二、哪些人适合这项技术?
1.适应症
-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干损伤等导致的环咽肌失弛缓、吞咽反射延迟。
- 头颈部放疗或癌症术后:因瘢痕增生或纤维化引起的食管狭窄。
- 吞咽动作不协调:咽部感觉减退、喉上抬无力等。
2.禁忌症
- 鼻腔/口腔黏膜破损或出血、呕吐反射敏感者。
- 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食管急性炎症期。
三、治疗过程全解析
1.术前准备:
内镜检查确认无器质性病变,鼻腔局部麻醉减少不适。
2.操作步骤:
- 插管定位:导管插入食管后,注水3-6ml定位环咽肌狭窄处;
- 分级扩张:每天增加0.5-1ml水量,持续牵拉扩张,每次治疗约30分钟;
- 主动/被动模式:结合患者吞咽动作(主动)或纯机械牵拉(被动)。
3.终止标准:
吞咽功能改善、可经口进食或注水量达10ml且顺利通过狭窄段。
四、三大优势,让治疗更安心
1.无创高效:
无需开刀,痛苦小、恢复快,患者接受度高;
2.精准调控:
分级注水可个性化调整扩张强度,避免过度损伤;
3.联合治疗:
可与电刺激、呼吸训练、针灸等结合,提升疗效。
五、专家呼吁
“吞咽障碍越早干预,疗效越好!球囊扩张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经济的解决方案,让‘食不下咽’成为历史。”
重拾进食自由,从一次专业评估和治疗开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曾莎倪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曾莎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