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女性群体中常发生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红颜杀手"的称号。据我国的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们每年乳腺癌的新发病率约42万,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乳腺癌发病率仍以每年3%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这些病患相当一部分人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状态,尽管最新统计数据证实,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83%,但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普及乳腺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普通百姓对乳腺癌的认识仍然迫切需要。
1.乳腺癌如何进行自检?
1.1.视诊检查
(1)站在镜子前,将双臂自然下垂。然后仔细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与形状是否对称,乳晕与乳头是否有凹陷,乳头处是否有异样分泌物,乳房处的皮肤是否出现局部红肿或橘皮样变化。
(2)站在镜子前,缓慢将双臂抬高至头顶。这个姿势有助于乳房组织更充分地展开,更利于清晰地发现异常。然后再仔细观察乳房的外形变化,尤其注意乳头是否有血性或异色分泌物。
1.2.触诊检查
(1)站立位检查:可选择在洗澡期间检查,一个手臂举过头顶,另一只手张开五指,用指腹掂掂乳房,并以划圈的方式在乳房上面轻轻滑动,检查乳房内是否有肿块。皮肤在湿润的状态下可减少摩擦,更利于发现异样。
(2)俯卧位检查:平躺于床上,同样将一只手臂抬高至头顶;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指腹对该侧的乳房做环形触摸检查,以此了解乳房内是否有结节或不寻常组织。注意检查时要确保整个乳房部位均覆盖。
(3)挤压乳头检查:取站立位,中等力度轻压乳头,观察是否有非乳汁性的液体溢出,特别是单侧乳房出现分泌物,更应该要高度重视。
自检属于最便捷、最低廉的检查方式,建议女性每月都要检查1次,最好的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结束后的7~10天内,因为这是的乳房较为松软,也不那么敏感,易于发现异样。若是在检查时发现异样,应详细记录异样状况,并及时就医将检查情况与医生汇报。
2.乳腺癌的专业检查方法有哪些?
自检虽可作为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然而其无法代替专业的医学手段检查,想要提高早期乳腺癌筛查的准确率,建议女性朋友们仍定期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乳房检查。目前临床中专业的进行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乳腺临床体检:通过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女性的乳房进行视诊及触诊检查,通过观察乳房特征是否发生变化来评估是否有乳腺癌。当前,单独的乳腺临床体检尚不能作为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标准,需结合临床的影像学设备检验结果而定。但在设备条件有限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种检查方式仍可作为一种选择。
(2)乳腺X线检查:此种方法是利用X射线对乳房成像的作用来观察乳房内是否有钙化灶或肿块,属于既往常用的检查方式。但是乳腺X射线4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早期筛查中可展现出显著成效,对于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的诊断准确率不高,因而乳腺X线检查不建议40岁以下、未发现乳腺异常的女性应用。
(3)乳腺超声检查:该检查方式可利用超声波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女性的乳腺进行成像,而后根据成像结果分辨乳房内是否存在囊肿、肿块等病变。检查过程无痛,特别适应于年轻和乳房密度较高的女性检查。
(4)乳腺核磁共振检查:该检查方式可更能准确的检出乳房内的微小病变,因此临床常将其作为乳腺临床体检、乳腺超声或X线检查出疑似病例的补充手段。但其检查的费用相对昂贵。
(5)组织活检:一般用于发现有可疑病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确诊是否为乳腺癌,临床医生常会建议患者通过穿刺或手术的方式取适量组织活检。但该方式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创伤性,通常不建议首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有效的筛查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举措。虽然国外的相关指南建议女性于50岁以上开始进行乳腺癌的筛查,但是我国的乳腺癌研究协会发现,在国内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5岁至54岁间,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提前了10年左右。因此国内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于40岁开始,每年进行1到2次的乳腺X线或B超检查;对于小于40岁但为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接受过胸部放疗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乳腺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杨超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