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一起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发病1人,死亡1人。而我国丰富的山区和森林资源,是蘑菇适宜的生长环境,雨季气候适宜时,生长迅速,且种类丰富,有发生毒蘑菇中毒的风险。我国蘑菇种类繁多有近几千种,毒蘑菇可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部分毒蘑菇外观正常与普通蘑菇极难分辨。在此,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在野外见到野生蘑菇,要提高警惕,慧眼识毒,科学防范、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切勿随意采摘食用。

下面是华北地区时有出现的3种毒蘑菇:

(图一)

图一:肉褐鳞环柄菇(剧毒),其菌盖直径3-6cm,初期为钟型,后平展,表面有同心环状排列的褐色鳞片。菌柄圆柱形,与菌盖同色。

(图二)

图二:欧式鹅膏(剧毒),其菌盖4-8cm,纯白色至米色,边缘无沟纹。菌柄白色,表面有白色反卷纤毛状或绒毛状鳞片,基部鼓起呈“白萝卜”状。

(图三)

图三:黄盖鹅膏(剧毒),其“头戴金盔(黄色菌盖),身披金甲(黄白色菌柄),腰系白裙(菌环),足蹬战靴(菌托)”。对于人类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杀手”。误食后,患者常出现1-2天的“假愈期”,即出现短时间的恢复后肝功能迅速恶化(谷丙转氨酶极速升高),并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首先要选择正规渠道。应到正规市场购买蘑菇,切勿自采和食用野生蘑菇,不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或标识不清的散装蘑菇,防止误食毒蘑菇进而发生中毒。第二要拒绝野生蘑菇。不自行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因为很多野生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但含有剧毒,且目前并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准确辨别,误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误食毒蘑菇后如何自救?

万一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千万别慌,按照下面2个步骤做,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一要科学催吐、火速就医。一旦发现误食毒蘑菇,及时催吐来减少毒素的吸收。毒蘑菇中毒可能会迅速恶化,尽快就医并及时处理。二要留存剩余毒蘑菇。把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妥善留存起来,这可是非常关键的“证据”。有助于医生查明中毒的原因,从而精准有效的治疗。

记住这些自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但最好的办法还是远离野生毒蘑菇,不采、不买、不食,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来源: 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