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下午,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办了“小龙人”科普讲堂——《全球变暖,灾害or骗局?3060下的终局思维》,这也是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的第二期科普讲堂,学院的梁晓珊老师主持了这次讲座,约150余名观众聆听了讲座。
梁老师以专业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科学本质。她从地球数十万年的气候演变入手,深入解析米兰科维奇循环,阐释了太阳辐射、地球轨道等天文因素对全球气候的微妙影响,帮助听众建立更加理性的气候变化认知。
讲座的精彩之处在于将宏大的地质过程与当代环境挑战紧密结合。梁老师指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地球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上升已远远超出地质历史的自然波动范围,标志着我们正处于气候变化的关键转折点。
同时,梁老师为听众描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图景。她详细阐述了从《巴黎协定》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行动,特别强调了中国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风能、光伏、水电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正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现场氛围热烈,孩子们踊跃提问,展现出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这场科普讲堂不仅传播了专业地质科学知识,更点燃了年轻一代对地球系统和环境变化的思考热情。
博物馆将继续秉承科学普及使命,架设科学知识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