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馆校合作,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激发中小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科普服务能力,2025年4月2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在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校外科学副校长罗德燕老师带领下,为成都市二仙桥学校四年级4个班的180名学生,开展了以“奇妙的矿物岩石世界”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本次授课主讲人为大学生科技志愿者队伍中社教部的黎浩和邓钦阳同学。课堂以矿物岩石为主题,聚焦三大岩的基本组成与特征、三大岩的形成与演化、三大岩的循环过程。课程中通过动画演示、实物讲解、趣味问答等方式,带领小朋友们深度探索了奇妙的矿物岩石奥秘。
课堂以一块石头一生经历的动画片为引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吸引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讲座环节。随后,主讲人一个个趣味问题,点燃课堂的热烈氛围:“为什么砖块不是岩石?”“陨石是不是岩石”“在哪类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等。随后,主讲人通过精美的矿物岩石图片、生动形象的比喻,讲解了柱状玄武岩的形成、沉积岩独特的的层理、变质岩遭受的“烘烤”作用、三大岩的循环等知识点,让学生们漫步于地质长河,仿佛亲眼见证岩石所历经的沧桑巨变,同学们纷纷赞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最后,主讲人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结束后,成都市二仙桥学校副校长巨洪礼、科学组长易孝文与罗德燕、黎浩、邓钦阳开展了交流座谈会。会上,巨洪礼副校长对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科普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大学生科技志愿者的科普课程不仅丰富了本校学生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为二仙桥的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易孝文老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科普资源和学习机会。罗德燕老师强调了博物馆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建议。黎浩和邓钦阳同学则从博物馆科普的角度,分享了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此前,志愿服务队曾经在二仙桥学校开展了“八大行星的奥秘”“天外来客——陨石”等科普课堂,得到了该校教师和学生热烈而积极反响。未来,博物馆将继续以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打造科普服务品牌,提升大学生科技志愿者科普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博物馆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科教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