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门诊发现一位奶爸,熟手地充好奶粉,准备给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喂食。仔细一看,爸爸的喂养方式有问题,我前往指导,才得知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喂奶,而且恰恰也是因为中耳炎引起发热前来看病,所以家长马上醒悟过来,原来带娃这么多学问。确实如此,现在很多年轻的妈妈们常常在深夜疲惫不堪时,选择让婴儿平躺着哺乳,这种看似舒适的姿势却暗藏健康风险。研究表明,躺着哺乳是婴儿中耳炎的重要诱因之一。中耳炎作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75%的儿童在3岁前至少经历过一次发作,其中不当的哺乳姿势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躺着哺乳为何容易引发中耳炎?
婴幼儿的耳部结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咽鼓管(连接鼻咽部与中耳的管道)具有"短、平、直"的特点,长度仅为成人的一半左右,且管径较宽。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鼻咽部的液体更容易逆流进入中耳腔。
当婴儿平躺吮吸时,奶液在口腔内产生压力变化,部分乳汁可能通过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与普遍认知不同,并非只有大量奶液回流才会造成问题——即使是微量奶液进入中耳,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些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在中耳温暖的环境中成为细菌的理想培养基,导致感染和炎症反应。
二、中耳炎对婴儿的健康影响远超想象
中耳炎绝非简单的"耳朵发炎",它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急性中耳炎常表现为剧烈耳痛、发热、烦躁不安,婴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不止、拒绝进食。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导致听力损伤。
三、怎么哺乳降低风险
45度角半卧位是被儿科医生广泛推荐的安全哺乳姿势。这一角度既能保证婴儿舒适吮吸,又能有效利用重力作用防止奶液逆流。母亲可采用专门的哺乳枕支撑手臂,背部可靠在床头或沙发保持舒适。喂奶后,应将婴儿竖直抱起拍嗝10-15分钟,这不仅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也能确保残留奶液顺利进入胃部而非耳部。
对于夜间哺乳这一特殊场景,妈妈们实在睁不开朦胧地双眼,实在需要卧位哺乳的话,建议可采用侧卧位,但需确保婴儿头部和上身略高于腹部,并密切观察吮吸情况。
四、注意事项
1、避免在婴儿过度饥饿时喂奶(急促吞咽增加风险),控制单次喂奶量以防过饱
2、感冒期间更要注意喂养姿势。婴儿鼻塞时,吞咽能力会减弱,这时喂养速度应该放慢些,让他有足够时间吞咽。
3、当婴儿出现抓耳、哭闹、发热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处理。
来源: 黄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