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汪彬彬

黄陂区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关秀文

江汉大学 吴子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杨盛力

2024年的年初我看了一本书,是援非医生谢无界写的《无国界医疗实录》。里面有一段话我印象十分深刻,她说:布隆迪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穷到没有心电仪器,只能靠着听诊器判断病人是否活着。有时做着手术,在那儿听着听着心跳就没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穷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死掉的时候,是被“听到”的。她接诊的一个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型患者,首次就诊时鼻子的部位从中间就已经塌了下去,像一个马鞍。作为肿瘤科的医生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这个患者悲惨的样子,但我更多的感慨是:还好,我们在中国。2020年我们国家就实现了全面脱贫,同年我们国家的医保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这样的患者离我们应该很遥远。

不曾想2024年年底距离春节只剩下1周的时候,科里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乳腺癌患者,只有37岁。因为右侧肩背部肿块的牵拉,头部只能朝向左侧;因为右侧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压迫,右上肢重度水肿;因为蚀骨的疼痛,她的五官几乎错了位。撩起衣服的那一刻,一股腐烂的恶臭扑鼻而来,整个右侧的乳房就像一场大战后的废墟,令人触目惊心。详询病史才知道患者2年前就发现右侧乳腺恶性肿瘤,但她选择的是任其自由的疯长,直到肿瘤几乎要将她吞噬。她的经济条件并不差,家属治疗意愿也很强烈,仅仅是出于对抗肿瘤治疗的各种恐惧而拒绝治疗。37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却选择在遇到困难时做一只将头埋在沙里的鸵鸟。

唏嘘、感叹的同时我们迅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手术取活检的结果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看到诊断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似乎还没听到枪响就知道胜利就在前方。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哪里?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5的新发乳腺癌患者在亚洲,其中中国就占了亚洲的2/5,全球有近1/2的乳腺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中国就占了近1/3。在治疗的道路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同行,每一个人都不必成为孤勇者,更不必恐惧。

虽然目前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还很庞大,但现代医学正在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在发展。10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随后整个医疗模式迈向了精准治疗时代。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我们的临床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我们国家I期乳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最高已达95%,II期最高达85%,即便到了III期也还有65%,最差的是晚期,但依然至少有1/5的人可以活的比较好,和美国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在不断地缩小。半个月前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原创研究、原创方案、原创药物和原创策略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之声。今天的我们更应该有民族自信。

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打开心结之后,就迅速的对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治疗,1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患者再次体验到了自由行走的味道,2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患者破溃的创面逐渐趋于愈合,右上肢水肿也开始缓解,她脸上的微笑成了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之一。未来,她的生命还将怒放。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想说:科普非为以往,而专为现在和将来。已经罹患乳腺癌的患者在当今的医疗模式下切莫悲观与失望,你只需像向日葵那样永远跟着太阳走,就会收获一个词叫希望。如果你还健康但有乳腺癌家族史、或BRCA基因突变、长期的饮酒史、缺乏运动、或喜食高脂低纤维饮食、或肥胖、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的时候,请您一定及时进行乳腺癌的筛查,X线、超声、核磁会让肿瘤无处遁形,如果发现乳腺异常肿块或钙化,乳腺活检将会给您最精准的答案。

今天,面对如此庞大的乳腺癌潜在发病人群及已发病人群,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少数人的努力就像精卫衔微木,难以填沧海。只有大家一起构筑健康的生活模式、科学的治疗理念,才能更好的赋予生命以荣光!

来源: 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