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糖尿病肾脏病发生率持续攀升!
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
每100位患者中,约有36位得了慢性肾脏病。
由于糖尿病肾脏病早期没有症状,起病隐匿,
绝大多数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不但有肾衰竭的风险,
心血管病的风险也会大幅增加!
㈠定义
顾名思义,糖尿病肾脏病是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后,单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
其通常不会快速进展,一般与糖尿病眼底病变同步出现。
㈡诊断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主要依靠: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可在3~6个月内重复监测,若3次有2次UACR≥30 mg/g即可判定。
●通过血肌酐、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
●以上2项有一个持续超过3个月。
注意:如果短期内eGFR迅速下降或UACR迅速增高,或者出现了血尿、管型尿等异常情况,要去肾病专科去查明病因。
㈢筛查
由于糖尿病肾脏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定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立即检查UACR和eGFR,并且以后每年至少复查1次;
●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的第5年查UACR和eGFR,以后至少每年复查1次;
●确诊糖尿病肾脏病后,根据下文进行随访!
㈣随访
已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可根据eGFR和UACR进行分期,
以判断严重程度和进展的风险,同时确定每年复查的频率!
㈤预防
1、体重管理
超重和肥胖(BMI≥24 kg/㎡,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风险。
减重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建议BMI≥24 kg/㎡糖尿病患者,尽量使BMI达到或接近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如果实在做不到,也要至少减重7%。
必要时,可通过药物、代谢手术等手段来辅助减重!
2、戒烟戒酒
吸烟、饮酒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做到戒烟戒酒。
3、适量运动
运动对血糖、血压、血脂、心肾功能都有好处。
适量的运动,可以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及频率。
4、合理饮食
合理选择搭配食物,尽量做到营养均衡、食物多样,以满足糖尿病患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适当增加蔬菜、优质蛋白(蛋、奶、鱼、大豆等)的摄入。
适当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白米饭、精制面食等)、含糖饮料、加工肉类、盐(<5 g)的摄入。
注意:已确诊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推荐每日蛋白摄入量为0.8 g/kg/天。
5、控制血糖
合理的血糖控制能够减缓肾病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糖目标。
降糖药物优先选用: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等。
注意:若已存在糖尿病肾脏病,需在医师指导下根据eGFR水平选择药物。
6、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加速肾病的进展。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
降压药物优先选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阿利沙坦酯等。
注意:用药初期应监测肾功能及血钾。
7、纠正血脂紊乱
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患者中都非常常见。
糖尿病患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选择降脂药物,尽量使血脂在合理范围内。
注意:已确诊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降脂药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来源: 医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