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长带孩子去检查视力,尤其是初次配镜时,医生常会提到一个词“散瞳验光”。“散瞳会不会伤害眼睛?”、“大人验光都不用散瞳,孩子为啥要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散瞳验光,解答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要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专业名叫“睫状肌麻痹验光”。说白了,就是滴眼药水(散瞳药),让眼睛里的睫状肌“暂时罢工”,失去调节能力。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朱丽娜院长表示,眼睛就像一台“自动对焦相机”,睫状肌负责调节晶状体厚度,帮我们看清远近不同的东西。散瞳的作用,就像给这台“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按了暂停键,这样测出的眼睛度数才是真实的,能避免把“假性近视”误诊,也不会漏掉远视、散光这些问题。
未进行散瞳验光的影响
1.度数不准确
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是成人的3-5倍,如果不散瞳,验光时睫状肌可能持续紧张,导致近视度数测高、远视度数测低。如果按照不散瞳验光的结果去配眼镜,戴上这样的眼镜,就像穿着一双尺码不合适的鞋,会越走越累,近视度数很可能蹭蹭往上涨。
2.远视被低估
一些小朋友是中高度远视,自身的调节动用后,睫状肌会悄悄“代偿”,会让度数显得不那么高。有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度数被低估,导致治疗的延误或者治疗方案制定的不合理。
3.弄假成真
“假性近视”其实就是用眼过度,睫状肌痉挛了。一散瞳,“假性近视”的度数就会消失或者大幅降低。要是没散瞳直接配镜,可能弄“假”成真,让眼睛遭罪。
这5类孩子 建议散瞳验光
1.12岁以下,首次验光的
第一次验光,散瞳能获取准确的初始度数。
2.怀疑存在调节紧张的
特别是眼轴/曲率比跟度数不匹配的。
3.有斜视、弱视病史的
过往病史意味着眼睛调节复杂,散瞳辅助判断。
4.半年内度数增长超100度的
度数变化较大,散瞳能检查真实度数走向。
5.检查时配合度欠佳的
配合度低易干扰验光,散瞳可减少误差。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