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是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不同的姿势会直接影响血压数值的准确性。错误的姿势可能导致测量值偏高或偏低,甚至掩盖某些疾病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家测血压时躺着、坐着、站着分别要注意什么。
一、测血压前,先做这3件事
1. 安静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剧烈活动,静坐放松至少5分钟,避免说话、运动或情绪激动。
2. 别憋尿、别喝咖啡:测前30分钟排空膀胱,不喝咖啡、不抽烟。
3、选对血压计很重要
优先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袖带长度和宽度要合适,袖带尺寸的国际通用标准:
1、成人标准袖带:适用于上臂围22-32cm人群,宽度13-15cm,长度22-26cm。若上臂围超过32cm,需使用大号袖带(宽度17cm,长度30-40cm)。
2、儿童袖带:针对上臂围16-21cm的儿童,气囊宽度8-10cm,长度16-21cm。
3、特殊人群袖带:肥胖或肌肉发达者需定制加宽袖带,避免因袖带过紧导致血压读数偏高。
二、不同姿势的正确测量法
1. 躺着测(适合卧床、术后患者)
- 姿势要点:
- 平躺,手臂放在身体两侧,用枕头垫高手肘,让袖带中心和心脏齐平。
- 双腿自然伸直,不要蜷缩或用力。
- 常见错误:
- 手臂悬空或低于心脏(可能测出虚高血压)。
- 身体紧绷或歪斜(导致肌肉压迫血管)。
- 坐着测(最推荐的家用姿势)
- 姿势要点:
-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踩地面,后背贴紧椅背。
-上臂衣物宽松轻薄(袖子太紧会压迫血管),将手臂放在桌面上,袖带中心对准胸部正中央。
-桌子和椅子的理想高度差为25-30厘米。
- 常见错误:
- 跷二郎腿(血压可能升高5-10mmHg)。
- 手臂悬空或举得太高(心脏需额外用力泵血,导致数值不准)。
☛小技巧:如果桌子高度不合适,可以用书本垫高手臂,确保袖带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
3. 站着测(主要用于排查“体位性低血压”)
- 什么时候需要站着测?
如果经常在久坐、久躺后突然起身时头晕、眼前发黑,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
- 正确操作:
-
先平躺至少5分钟后测量一次,记录数值。
-
缓慢起身站立,站立后1分钟和3分钟时再次测量。
-
手臂需外展,用另一只手托住肘部(或让他人协助),保持袖带中心与心脏齐平。
- 危险信号:
站立后高压(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低压(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需尽快就医。
三、4个细节不注意,测了也白测!
1. 袖带绑不对:
- 下缘距肘关节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 太紧会导致高压虚高,太松则测不准。
2. 只测一次就停药:
建议连续测2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血压偶尔升高别急着加药,先排查测量误差。
3. 只测一只手臂:
首次测量应测双臂,以后固定选血压较高的一侧(正常人双臂血压差不超过10mmHg)。
4. 测血压时说话:
即使小声聊天,也可能让血压升高5-10mmHg。
四、为什么姿势会影响血压?
人体内的血液流动受重力影响。躺着时心脏和血管压力均匀;坐着或站着时,心脏需要更用力才能把血液“泵”到高处,因此血压会轻微波动。但若姿势错误(如手臂下垂),血管会承受额外压力,导致测量值偏差。
五、家庭自测血压,记住“3个同一”
- 同一时间:每天固定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上(睡前)测量。
- 同一侧手臂:优先选择血压较高的一侧。
- 同一姿势:长期保持坐姿或卧姿测量,不要随意切换。
特别提醒:这些人建议躺着测血压!!!
- 长期卧床的老人
- 糖尿病患者(易发体位性低血压)
- 孕中晚期女性(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六:记录
测量时间:需标注测量日期和具体时间(如早、中、晚),以反映昼夜波动规律。
左右臂差异:正常人左臂血压可能比右臂高 2–10 mmHg。
昼夜波动:血压通常在凌晨最低,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呈现“双峰双谷”现象。
健康小贴士:血压是“健康晴雨表”,但单次数值异常不必过度焦虑。养成正确测量习惯 定期记录(建议用手机APP或笔记本),才能帮医生更准确判断你的健康状况。如果多次发现异常波动,请及时带着记录数据就医哦!
声明:文章内图片来自网络和小程序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红丽
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来源: 九九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