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患有糖尿病已经快十年了,
近来,总是感觉胸闷、气短,干点家务就疲惫,
她和家人们都没太在意,以为只是年纪大了。
一次,在全科诊室开药时,她无意之间提到了这一点,引起了谈医风生的重视。
一番检查下来,确认李大妈患上了:
“心力衰竭”
事实上,像李大妈这样,由糖尿病引发心力衰竭的,在临床上很常见!
那什么是心力衰竭?
它为何悄无声息的找上了李大妈?
通俗的讲,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持续输送血液。
而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就是心脏“累坏了”,导致血液运输不畅,从而导致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水肿等一系列问题。
至于它为何来的悄无声息,
就不得不提糖尿病发生心衰时的特点了!
一、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有什么特点?
1、 发病率高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心衰患病率比正常人高3倍!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心衰患病率高达22.3%!
而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高达56%!
2、 危害大
心衰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并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高,若合并心衰,则更容易在低血糖时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中,心衰占15%,仅次于冠心病的40%!
3、 易漏诊
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正是由于射血分数得到保留,所以症状轻微,隐匿性强,易被忽视!
据统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衰的漏诊率达到了27.7%!
二、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心衰?
1、 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等代谢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衰。
2、 糖尿病影响心脏神经
糖尿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心脏神经调节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功能。
3、 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肌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心脏收缩功能障碍。
4、 糖尿病会加重心肌缺血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影响心脏供血,进而导致心衰。
三、 糖尿病患者要怎么预防心衰?
1、 积极控制血糖
由于代谢记忆效应的存在,血糖越早达标越好!理想指标如下图所示。
**注意:**个体有差异,具体的控制目标要个性化!
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注意:
-
推荐二甲双胍、SGLT2i(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GLP-1RA(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
-
要慎用胰岛素、TZD类(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沙格列汀。因为这几类药物可能增加心衰的风险。

2、 积极控制伴发病
积极控制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等糖尿病的伴发疾病。具体生化指标可参考上图。
**注意:**不达标不是治疗失败,任何改善都有好处!
3、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科学减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并要一直坚持。
4、 积极监测
定期检测心电图、心脏超声、BNP等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心力衰竭。
结语
糖尿病和心衰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高血糖引发的心衰往往“悄无声息”!
糖尿病病人、家属以及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心衰的发生!
来源: 医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