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无痛分娩已成为许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体验的重要选择。然而,尽管这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关于无痛分娩的误解和谣言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将针对常见的无痛分娩认识误区进行破解,并给出正确的解读,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了解无痛分娩,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误区一:无痛分娩会影响胎儿智力
误区解读:这一误区源于对麻醉药物的误解。无痛分娩使用的麻醉药物浓度极低,仅为剖宫产的1/10,且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几乎不会进入母体血液,更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分娩镇痛时硬膜外使用的药物浓度仅为临床麻醉的1/10,且直接作用于脊神经,不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规范实施的无痛分娩对母婴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国内外大量临床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无痛分娩对母婴的安全性有着充分的保障,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正确观点:无痛分娩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小、作用局部,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相反,如果产妇长时间处于剧烈疼痛状态,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会增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胎儿缺氧和酸中毒的风险。无痛分娩通过减轻产妇的疼痛,有助于维护母婴的健康。
误区二:无痛分娩会落下腰痛
误区解读:很多产妇在产后都有腰痛的问题,无痛分娩往往被误认为是导致腰痛的“元凶”。然而,产后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孕期子宫体积增大、孕妇钙流失增多、产后带娃辛苦、恶露排出不畅等。事实上,产后腰痛绝大多数是由于肌肉或其他软组织问题引起的,和分娩镇痛没有因果关系。
正确观点:无痛分娩并不会直接导致产后腰痛。麻醉过程顺利的话,只会在腰部针眼处短暂存留酸胀感,穿刺针造成的韧带损伤完全可以自我修复,不遗留后遗症。产后腰痛更多是由于孕期和产后的生理变化以及生活习惯不当所致。因此,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无痛分娩会导致腰痛。
误区三:无痛分娩比剖宫产的副作用大
误区解读:这一误区可能源于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误解。剖宫产是一种手术分娩方式,需要切开腹部和子宫,取出胎儿。而无痛分娩则是一种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的方法,不涉及手术操作。因此,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正确观点:无痛分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提高顺产的比例。顺产后产妇泌乳时间会比剖宫产提早近10小时,可以让宝宝更早地喝到母乳。如果因为怕痛而去做不必要的剖宫产,产妇体内催产素产生相对较慢,加上剖宫产对子宫肌层的离断,可能造成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宝宝出生后抵抗力稍弱,产妇恢复较慢。剖宫产也会增加子宫憩室、月经淋漓不净、再次怀孕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及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从母婴健康的角度来看,无痛分娩是一种更为安全、合理的选择。
误区四:无痛分娩技术还不成熟
误区解读:无痛分娩技术早在160多年前就已出现,硬膜外镇痛的诞生更是开启了分娩镇痛的新纪元。如今,无痛分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每一个麻醉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大量实践的反复验证。
正确观点:无痛分娩是一项成熟、安全的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分娩已进入精准化时代。智能电子镇痛泵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阈值自动调节药量,实现“按需镇痛”;全程监护系统可以实时互联胎心监护和母体生命体征数据,确保母婴安全。此外,多学科协作模式也为无痛分娩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误区五:剖宫产后再次怀孕不能做无痛分娩
误区解读:很多经历过剖宫产术后疼痛折磨的孕产妇想要选择无痛自然分娩,但又担心自己无法进行无痛分娩。然而,国际产科学界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尝试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正确观点:剖宫产后再次怀孕的孕产妇并非不能进行无痛分娩。但能否进行TOLAC和无痛分娩,需要由产科医生充分评估才行。如果产妇的身体状况良好、符合无痛分娩的条件,那么她完全可以选择无痛分娩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作者:孙晓倩 沧州市中心医院河间分院(河间市中医院)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