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普为纽带,连接多肉与生活
在合肥市庐江县郊外的一片绿意盎然中,合肥市锦韵多肉植物种植有限公司如同其培育的多肉植物一般,悄然生长,绽放独特魅力。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专业多肉植物种植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小型种植基地成长为集多肉植物培育、销售、景观设计、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企业。然而,在众多同业竞争中,锦韵多肉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其规模或品种数量,而是其将科普工作融入企业血脉的发展理念——在这里,每一株多肉都不只是商品,更是连接人与自然、科学与生活的绿色使者。
一、科普基因:从种植基地到教育平台的企业蜕变
锦韵多肉的创始人团队由几位热爱植物学的年轻人组成,他们在创业初期便意识到,多肉植物的受欢迎程度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这些特性——如惊人的耐旱能力、多样的繁殖方式、奇特的形态变化——本身就是极好的科普素材。公司成立第二年,团队便在企业规划中明确提出"科普与产业并重"的发展战略,这在全国多肉种植企业中实属前瞻之举。
"我们销售的不仅是植物,更是植物背后的科学知识和自然乐趣。"锦韵多肉总经理夏云潮在多次采访中强调这一理念。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普工作小组,由植物学专业背景的员工牵头,将科普内容创作纳入日常工作流程。每一个新品种的引进,都伴随着对其原产地生态、适应特征等科学资料的整理;每一次产品销售,都附加精心设计的养护指南和科学小贴士。这种将商业与科普紧密结合的模式,很快使锦韵多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专业、可信的品牌形象。
二、体系化建设:打造多维科普矩阵
走进锦韵多肉位于合肥市庐江县的种植基地,参观者首先会被其完善的科普设施所吸引。2000平方米的科普展示区内,系统性地展示了多肉植物的分类体系、演化历程、生态价值等科学内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多肉适应之道"主题展区,通过精巧的布展设计,展示了不同多肉如何在干旱、强光、贫瘠土壤等恶劣环境中发展出独特的生存策略——如叶片储水、气孔夜间开放、CAM光合作用等。这些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被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展板和互动装置,让各年龄段的参观者都能在趣味中学习。
锦韵多肉深知,在现代社会,科普工作必须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因此,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数字科普平台:在科普中国定期推送原创科普文章;抖音账号"锦韵多肉"以短视频形式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科普中国等专业平台合作制作专题内容。其中,"多肉植物图鉴"在线数据库收录了800多个品种的详细信息,已成为国内多肉爱好者重要的参考资料。
针对不同受众,锦韵多肉设计了差异化的科普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多肉小博士"实践课程,让孩子们通过种植了解植物生命过程;为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多肉与健康生活"讲座,探讨植物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与高校合作举办多肉植物艺术与科学展览,推动学术与大众认知的融合。仅2022年,公司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76场,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次。
三、科研筑基:以专业支撑科普公信力
锦韵多肉始终认为,优质的科普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科研基础上。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共同开展多肉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等研究。2019年建立的实验室不仅服务于生产需求,也为科普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科学素材——通过延时摄影记录的生长过程、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图像,都成为科普内容的珍贵资源。
在科研支撑下,锦韵多肉的科普内容避免了行业中常见的知识误区。当市场上流行"多肉防辐射"等伪科学说法时,公司迅速组织专家撰写辟谣文章;当某些网红养护方法导致植物大量死亡时,及时发布基于实验数据的正确指南。这种对科学性的坚持,使锦韵多肉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权威声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编撰的《多肉植物科学养护手册》,这本免费发放的指南摒弃了经验主义的养护建议,转而从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浇水、光照等操作的科学原理,帮助爱好者实现从"照做"到"懂得"的认知升级。该手册已累计发放3万余册,被多地学校作为生物课辅助教材使用。
四、跨界融合:探索科普新形态
锦韵多肉不断尝试将多肉科普与其他领域创新结合。与合肥市文旅局合作的"多肉微景观"公共艺术项目,将科普内容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开发的"多肉成长日记"AR应用程序,让用户通过手机观察虚拟的植物内部结构和生长过程;与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儿童科普绘本《多肉奇遇记》,以童话形式传递植物知识,获得2022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在文化传播方面,公司深入挖掘多肉植物的文化内涵,策划"诗词中的多肉"专题,介绍中国古代文献对景天科等植物的记载;举办"多肉与世界文明"展览,展示非洲、美洲原住民如何利用多肉植物。这些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科普,构建起更为立体的植物文化认知。
五、社会责任:让科普惠及更广泛人群
锦韵多肉将科普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定期为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植物并设计适合残障学生的科普课程;在社区开设免费的多肉种植培训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新技能;向偏远地区学校寄送"多肉科学盒子",内含种植材料和实验指南。
在环保教育方面,公司通过多肉植物这一媒介,向公众传递更广泛的生态理念。节水型植物的推广种植、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科普宣传、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讨论,都融入日常科普工作中。这种将专业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做法,大大提升了科普的社会价值。
六、未来展望:构建更开放的科普生态系统
站在新起点上,锦韵多肉正筹划建设安徽省多肉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打造集科研、生产、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与教育系统的合作,开发STEM课程资源;加强科普人才培训,培养既懂专业又擅传播的复合型团队;探索"科普+公益"新模式,让知识传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株小小的多肉,可以打开认识自然的一扇窗。"锦韵多肉的员工常常这样说。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却日益远离自然的时代,锦韵多肉以专业和热情搭建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绿色桥梁,证明了商业机构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能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当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在这里第一次了解到CAM光合作用的奇妙,第一次观察到叶片气孔的微观结构,第一次亲手培育出新的生命——科普的种子便已悄然萌发,而这正是锦韵多肉最为珍视的收获。
来源: 合肥市锦韵多肉植物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