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青春活力的年纪,却经常感到腰背酸痛,这种情况正在越来越多年轻人身上出现,比如28岁的宁波小伙子李飞(化名)。当被确诊为腰椎间盘巨大突出时,李飞一度难以置信,直到听了医生的深入分析,他才意识到以前的不良习惯给腰椎埋下了多少隐患。
01.久坐+肥胖引发的腰椎“危机”
李飞是一名典型的办公室文员,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加上饮食不节制,使得他在工作后体重很快飙升到了84公斤,身高172厘米的他,BMI(身体质量指数)值达到了28.4kg/㎡,属于肥胖。
然而,虽然知道自己的身材已经走样,但李飞却没想过要干预。后来,他还发现自己出现了腰痛的毛病,仍一直不当回事,也没思考过腰痛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前不久,李飞在一次搬重物时不小心扭到了腰,顿时感到腰部疼痛难忍,明显比以前剧烈,并伴随右腿疼痛和麻木感。休息5天后,症状没有丝毫缓解。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来到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顾勇杰主任医师处就诊。
经过磁共振检查,顾医生发现李飞的腰椎间盘有一个巨大的突出,这正是导致他腰腿疼痛麻木的罪魁祸首。
“这个小伙子的病情与他的肥胖问题密切相关,体重过大增加了他腰椎间盘的应力,加速了椎间盘的退变。而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顾医生介绍,目前李飞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正在顺利恢复中。
02****肥胖人群请收好这份“保脊指南”
“从我们的门诊接诊情况来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肥胖患者的比例超过了50%。而且,目前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们甚至接诊过十几岁的肥胖高中生患者。”顾勇杰表示,肥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诱发因素:
首先,体重越大,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应力就越大。长期处于这种高压力状态下,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其次,肥胖人群尤其是肚子较大者,重心会向前移,这会进一步加重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促使其退变。
第三,肥胖人群通常运动较少,腰背部和腹部的核心肌肉力量较弱,这会导致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稳定性变差, 从而引发或加重椎间盘退变。
此外,肥胖人群通常存在内分泌和代谢问题,易分泌炎性因子、坏死因子等,加速椎间盘的退变,使其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顾勇杰主任医师(右二)在与患者交流病情
顾医生表示,肥胖人群应格外重视体重管理,从饮食、运动等方面着手积极减重,同时保持其他生活习惯健康,以此来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威胁。
具体而言,对于尚未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肥胖者,减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降低体重,可以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建议肥胖者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同时选择对腰椎压力较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走等,并注重核心力量的训练,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对于已患病但未手术的肥胖者,减重同样至关重要,**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减轻体重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外,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频繁弯腰等容易加重腰椎负担的动作,结合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逐步降低体重,为腰椎间盘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已接受腰椎间盘手术的肥胖者,术后减重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手术虽然解决了当前的椎间盘问题,但如果体重不降下来,腰椎依然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复发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类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减重计划,包括均衡饮食和适当的康复运动,同时注重腰背部核心肌肉的力量训练,增强腰椎的支撑能力,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总之,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预防、治疗还是术后康复,减重都是肥胖人群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顾勇杰希望每一个肥胖的朋友都能从现在开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守住自己的脊柱健康。
来源: 甬派、宁波市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