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能不给孩子散瞳吗?”

“听说散瞳会伤眼睛,我们直接验光行不行?”

“上次在眼镜店验光挺快的,医院为啥非要散瞳?”

……

面对家长的灵魂拷问

这关于散瞳的“二三事”,今天必须说清楚!

一、眼睛里的“调焦小能手”会骗人?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藏着一位“调焦小能手”**——睫状肌。近距离看书、写字时,它就像弹簧一样紧绷发力;看远处时,它又会自动放松。**孩子的睫状肌如同“橡皮筋”,弹性极强,近距离用眼时容易紧绷,导致验光时测出“假性近视”。

散瞳验光,即**“睫状肌麻痹验光”**。通过滴用专门的眼药水,让负责调节焦距的睫状肌暂时“躺平”,消除睫状肌紧张,从而测出最真实的度数。

**有些患者睫状肌不能放松、睫状肌紧张,导致验光度数不准确,经专业的医生确定后便会进行散瞳验光。**对于大部分10岁下的孩子,建议首次验光进行散瞳验光。

二、散瞳验光=给眼睛放个“小短假”

散瞳药物就像给睫状肌按下“暂停键”,让它彻底放松休息。整个过程分两种模式:

快散模式:滴药水半小时起效,6-8小时恢复,适合12岁以上孩子

慢散模式:连续点药3天,恢复需2-3周,更适合8岁以下儿童

家长最关心的安全问题

畏光、视近模糊是正常现象,可戴墨镜防护

药物代谢后瞳孔自动还原,不伤眼睛

专业医生会评估眼压、前房深度,规避风险

三、未散瞳验光≈让眼睛“负重奔跑”?

01

别让假性近视给眼睛判上“无期徒刑”

未散瞳时,睫状肌紧张可能掩盖真实度数,误将假性近视当真性近视处理,导致孩子戴上“不该戴”的眼镜,反而加速近视进展。

02

当心错过弱视、斜视发出的“求救信号”

部分孩子的视力模糊可能由弱视、屈光参差等问题引起,散瞳能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眼病,避免漏诊。

四、这些情况请对散瞳说“YES”

HI!

请对散瞳说“YES”

1

初次眼检的“验光小白”

2

远视超过200度的小龄儿童

3

有斜视、弱视病史的宝贝

4

半年内度数增长超100度的“涨度狂魔”

5

检查时配合度欠佳的“活泼选手”

五、散瞳验光后,请注意!

01

避光防护

散瞳后瞳孔扩大,外出建议戴遮阳帽或墨镜

02

暂停近距离用眼

快散后6-8小时内避免看书、玩手机,让眼睛彻底休息

03

观察不适反应

若出现持续眼红、眼痛,及时就医(极少数对药物敏感)

04

复光确认

瞳孔恢复后需二次验光,结合主客观数据才能配镜

六、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散瞳验光是医疗行为,需由眼科医生评估后进行

尤其是以下情况需严格筛查:

· 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压异常者(散瞳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

· 瞳孔散大后可能暴露眼底病变,需配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提醒您,**孩子的视力如同“成长地图”,散瞳验光就是地图上的“精准坐标”。拒绝“差不多”,让科学验光为孩子的清晰未来保驾护航!

来源: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