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确使用冰箱

冰箱使用也有“大讲究”,如果使用不合理,冰箱不仅起不到保鲜食物的作用,还可能成为细菌的“乐园”,使用冰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微生物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需要注意的是,熟食放凉后要尽快放入冰箱储存,不要在室温环境下存放超过2h。

2.分门别类,合理存放。需要冷藏或冷冻储存的食物,尽量装入保鲜袋或保鲜盒,密封好再放入冰箱,避免交叉污染或者串味。放入冰箱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和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面包、蛋糕、煮熟的饭菜等)最好放在冰箱上层,生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生肉、生的豆制品等)则放在下层,同时还应避免贴近冰箱内壁,以防止生食的汁液滴落到其他食物上,造成交叉污染。

此外,冷藏室靠门的地方温度波动较大,适合放置调味酱、芝麻酱、虾皮等相对不容易腐败但又需要冷藏的食物;贴近冰箱后壁的地方是温度最低的区域,适合放置豆制品、肉类等易腐败的食物,但不适合久存蔬菜,因为蔬菜可能会受到冻害;冰箱门上储物格的温度比冰箱冷藏室内的温度高,不要将容易腐败的食物存放在冰箱门上,建议放汽水等不易腐坏的食物。

3.保持冰箱低温。不要经常打开冰箱门,如果确实需要打开,也要尽量缩短打开的时间,以防冰箱内的温度上升,达不到冷藏或冷冻的效果。

4.不要把冰箱装得太满。冰箱如果贮存过多的食物,可能使冰箱负荷过重,还可能阻碍冰箱内的冷气平均分布,导致部分食物腐败。

5.不能存放太久。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险箱”,只是通过较低的温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不能完全杀死微生物,而且有些微生物生命力顽强,即使在低至0℃的温度下仍能生存及繁殖,如李斯特菌。因此,食物不能在冰箱中存放过久,最常见的剩饭、剩菜尽量别隔餐,早上的剩饭、剩菜最好中午吃完,中午的最好晚上吃完。

6.定期清理冰箱。定期对冰箱中的食物进行清理,及时处理发霉腐烂、超过保质期的食物,避免污染扩大。最好每月清洁一次,注意将冰箱内壁、隔板等洗干净,同时也要定期对冰箱进行融雪及清洗。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