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蓝 2025年03月28日 11:59 北京
花粉高峰期来袭
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今年春季花粉期和高峰期均比去年提前4至7天,花粉高峰期预计将持续至4月下旬,之后花粉浓度开始逐渐下降。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但对于花粉过敏人群来说
春天却意味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
你知道吗?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对花粉过敏问题也有着深远影响
空气污染不仅会加剧花粉过敏症状
气候变化还可能让花粉季变得更加漫长和猛烈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花粉过敏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并介绍科学的防护措施,希望能帮助您轻松应对这个“敏感”的春天!
空气污染 × 花粉
花粉不仅是细颗粒物(如PM2.5)的组成之一,也与空气污染交互作用密切。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不仅让花粉变得**更“毒”,还让我们的呼吸道更敏感,甚至可能让过敏反应更强烈。**对于花粉过敏人群来说,空气污染无疑是在“雪上加霜”。
1、空气污染让花粉“更毒”
**空气中的污染物会破坏花粉颗粒的表面结构,**导致更多的过敏原释放出来。同时,污染物还会通过化学作用,**改变过敏原结构和成分,****增强致敏性。例如,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会与花粉颗粒发生反应,导致花粉的致敏性提升。这些污染物不仅让花粉更容易引发过敏,还可能加重过敏症状,**甚至诱发肺炎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空气污染让呼吸道“更敏感”
花粉颗粒在与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如PM2.5)结合后,会更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增加人体对花粉的暴露水平。此外,空气污染物如臭氧(O3)、二氧化硫(SO2)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变得更加敏感,从而加剧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状。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加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让过敏人群更加不适。
3、空气污染让过敏反应“更强烈”
经过空气污染“修饰”后的花粉,可能会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导致更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加重过敏症状。更严重的是,这种反应可能让原本只对一种过敏原敏感的人,发展为对多种过敏原敏感,也就是从“单敏”变为“多敏”。**有研究显示,在花粉季节,相比于农村地区,空气污染更严重的城市中的人群花粉过敏症状会更加突出。
气候变化 × 花粉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观察到花粉季节呈现延长趋势,并指出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气候变化不仅会导致花粉产量增加,还可能增强花粉的致敏性,从而加剧花粉过敏的诱发和发病过程。事实上,气候变化正在以多种方式加剧花粉过敏问题,让过敏人群面临更长的过敏季节、****更高的花粉暴露以及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1、气候变暖让花粉“更多、更久”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和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许多过敏原植物生长得更快、花期更长,产生的花粉也更多。**例如,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意大利西北部的橄榄树和柏树花粉季节延长18天。模型预测显示,到本世纪末,如果气温上升4-6°C,春季花粉开始释放可能提前10-40天,夏秋季花粉释放可能晚5-15天,导致全年花粉释放量增加16-40%。这意味着,花粉过敏患者将面临更长的过敏季节和更高的花粉暴露风险。
除了直接增加花粉数量和致敏性,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改变生态系统和植物分布,影响过敏原植物的生长范围。例如,一些原本只在特定地区生长的植物可能因气候变暖而扩散到更广的区域,导致更多人群暴露于新的过敏原中。
2、极端天气让花粉“更危险”
**气候变化还引发了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干旱、雷暴、气旋和飓风等,这些天气不仅影响大气成分,还可能加重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花粉季节的雷暴天气会显著增加过敏性鼻炎患者哮喘发作的风险。在雷暴发生时,花粉颗粒会被带入云层底部,在强风和湿气的作用下破裂成更小的碎片,随后被带到地面。这些微小的花粉碎片更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处,导致过敏原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严重的哮喘症状。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数据显示,雷暴天气期间因花粉过敏和哮喘就医的人数显著增加。
3、气候变化会让过敏人群“更脆弱”
**更长且更强烈的花粉季节可能对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脆弱人群,尤其是儿童,产生严重的健康影响。**例如,在美国,约19%的儿童患有季节性过敏。美国环保局(EPA)的分析显示,与1986-2005年的基准情景相比,在气温升高2°C的情况下,因花粉暴露而引发的儿童哮喘相关急诊就诊量每年将增加17%。
实用防护小贴士
为了帮助过敏人群平稳度过花粉季节,以下这份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建议请收好:
避开花粉高峰期
过敏花粉高发时节,过敏人群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相比于明显降雨或大风天气,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更容易导致花粉浓度升高。
关注花粉预报
外出前,请记得查看官方渠道的天气预报以及花粉监测预报(如北京的“花粉监测预报”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花粉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出行。
做好外出防护
外出时,建议实用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推荐佩戴N95或KN95口罩,这类口罩能有效阻隔较小的花粉颗粒。如果症状较严重,还可以使用鼻腔过滤器或花粉阻隔剂。出门前,将花粉阻隔剂涂抹在鼻腔内,可以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花粉与人体免疫细胞接触,从而减少过敏反应。对于面部过敏的患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敷面部,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有助于缓解症状。
保持室内清洁
在花粉浓度较低的时候,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也能有效降低室内花粉浓度。此外,尽量避免在室外晾晒衣物,减少花粉进入室内的机会。
外出回家后,建议立即洗澡、更换衣物,并用清水清洗鼻腔,及时清除残留的花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花粉在身上的停留时间,降低过敏风险。
提前预防用药
如果往年花粉过敏症状较严重,可以在花粉季节开始前的2-3周,根据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鼻喷激素。提前用药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过敏症状的发作。
增强免疫力
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保持均衡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花粉过敏。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过敏原花粉之间关联图
(原英文版图源:Li, et al. “Alteration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bioaerosol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in the atmosphere: A review.” Fundamental research vol. 4,3 463-470. 25 Dec. 2023, doi:10.1016/j.fmre.2023.10.017)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不仅能让我们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还能帮助缓解花粉过敏的烦恼,让我们的生活更为健康舒适。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可以从关注花粉预报、做好日常防护开始,同时关注空气质量,尽量减少污染暴露,了解气候变化对花粉过敏的影响。通过避免、治疗、调理一手抓,有效应对花粉过敏,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本篇文章由ARCHx添蓝联合共创,部分内容引自"花粉监测预报"微信公众号。原文由李芳洲、李艾霖撰稿,原载于"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黄新皓
来源: 添蓝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