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偏头痛的患者来说,头疼一发作起来,紧张的工作、学习将被迫中断,轻者坐卧不宁,甚者恶心呕吐。而且近年来偏头痛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有许多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反复发作的偏头痛,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未来。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医学领域尚无根治偏头痛的办法,只能是缓解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所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除了接受规范治疗,偏头痛患者必须要知道的一件事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了解什么是偏头痛。下面来详细介绍。
所谓偏头痛宣传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患者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从而在生活中避开诱发因素,最大程度的减少发作次数。
虽然医学领域尚未完全弄清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但目前普遍的观点是: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可能诱发颅内血管异常收缩,随后颅外血管过度舒张导致头痛发生。对于每位患者来讲,这种刺激来源于不同的事物,但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巧克力、咖啡因、冰镇食物、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
其实说到底,偏头痛患者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可能导致发作的食物,可能你会说,如此炎热的夏天难免需要冰激凌的陪伴,那可以吃慢点、少吃点,让这个“冷刺激”变得和缓而轻微;规律作息,工作再忙也尽量保证每晚6小时睡眠,道理很简单,一旦累到偏头痛发作将耽误更多时间;保持情绪稳定,“保持情绪稳定,不是压抑自己,而是学会合理释放。愿你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牢记偏头痛教育,在生活中管理自身行为,避开这些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发作次数。而一旦做好了这件事,再配合规范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把发作频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达到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目标。
最后,教您几个治疗偏头痛的常用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发作时长,当遇到偏头痛轻度发作时,可以尝试自行按揉:
百会,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0圈。
率谷,位于头侧,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中指或食指点按穴位20次。
太阳,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即在两眉梢后凹陷处。中指或食指按揉穴位20次。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外侧的凹陷,屈膝时明显)下3寸(手指伸直并拢,食指到小指这四指的宽度约为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按揉穴位20次。
若疼痛剧烈、长时间不缓解、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刘可意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