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立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霍奇金(Hodgkin)是一位英国病理科医生的名字。一百多年以前,他发现有几个病人在病理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就总结出来一种疾病。后来大家证实这种疾病的存在,为了纪念他,就将这种疾病命名为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年轻人,甚至在儿童、青年当中也能见到。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国外,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段呈双峰现象,青少年时期发病呈现了一个高峰,中老年五六十岁以后又呈现一个高峰。但是在我国这种双峰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但总体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要偏年轻一些,在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容易出现,而真正中老年人得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对偏少。

一般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跟病毒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简称EBV,它的感染跟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的增加有一定关系。另外,霍奇金淋巴瘤跟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化学药物、物理放射性因素等等都有关。但是我们并不能够确切地知道患者的发病是具体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疾病,特别是肿瘤性疾病,很难说是哪一种因素决定的,它往往是综合因素在起作用,有内因、有外因。

内因,可能是基因有突变或缺陷;外因,比如感染、物理因素、环境、饮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有人体本身发育过程中,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等等,是综合的复杂的因素。我们总的希望是朝着一个较好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方面去努力,避免一些感染性因素,比如EB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等等。

霍奇金淋巴瘤在身体里发生、逐渐进展、发出信号,最后通过医院的专科检查得到诊断的过程,长短不一。但是一般来说,来就诊的患者常常有一些表现,要么是突然发现或逐渐发现身体某一个部位长了包,或者淋巴结肿大,这种肿大我们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什么意思?它不像炎症反应,比如牙疼、扁桃体发炎,可能引起某一个邻近部位的淋巴结发生炎症反应性肿大,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症,一般这种淋巴结摸起来会有点疼。

而淋巴结的肿瘤一般不疼,它的增大是进行性地、慢慢地大,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持续的进行性增大。至于生长速度,不同的肿瘤、不同的人也不一样,可能有时候一周、一个月会有很大变化,有时候可能一两天就会长大,但是它基本的倾向是越来越大,疼痛不明显。

大概有40%以上的患者会有一些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测体温,在38.5℃以上。

再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消瘦。也就是说,患者并没有刻意地不吃东西、在运动、在减肥,没有特别明确的原因,患者就是越来越瘦,饮食也不太好,而且会乏力。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多汗。这种多汗并不是因为天气热没有空调或活动后出汗,而是在静息状态下出汗,我们把它叫做自汗。还有一种叫夜汗,半夜醒来一身大汗,而且这种出汗不是说觉得有点潮,而是恨不得把衣服,甚至把床单、被子都浸湿的那种大汗。

当然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皮肤剧烈瘙痒,有些患者是在喝酒后马上出现剧烈的皮肤瘙痒,这是特殊的表现。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出现相关的异常症状,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比如首先要检查淋巴结的肿大情况。淋巴结包括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通过医生查体就能够判断,就是摸浅表的淋巴结,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的淋巴结。当然深部的淋巴结可能就要借助一些检查手段,比如B超、CT或者PET/CT检查,我们根据这些检查就能高度明确有没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初步判断是不是肿瘤性质的。

明确肿大淋巴结的部位之后,我们就能够选择某一个部位的淋巴结,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想要确诊淋巴瘤,一定要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没有活检不能诊断淋巴瘤,这是一个原则。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外,血液检查也非常重要,比如有些淋巴瘤发病的时候,血常规会有异常,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绝对数和比例的变化、贫血、血小板增高或者减低、生化酶谱异常、血沉增快等等,这些血液检查也能提供一些佐证。但是归根到底,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是病理活检。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