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岚缭绕处,一簇簇洁白的百合悄然绽放,花瓣卷曲如月,清香沁人心脾。在江西万载、龙南的丘陵梯田间,这朵“云裳仙子”不仅以风姿绰约入画,更以药食兼优的特性扎根民间。百合,这枚山野孕育的“润肺精灵”,既是江南餐桌的常客,也是千年医书中的养生明珠。
江西百合自古闻名,《草纲目》记载其“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神农本草经》更将其列为中品药材。得益于赣地独特的红壤与温润气候,江西百合肉质肥厚、味甘微苦,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尤为突出。现代研究证实,百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及钙、铁等矿物质,其黏液质成分能有效滋润呼吸道,缓解秋燥咳嗽,故有“天然润肺膏”之称。
在江西人的饮食智慧中,百合是跨越四季的养生密码。初秋的燥热里,一碗百合银耳羹清甜滑润;寒冬的砂锅中,百合炖雪梨暖身润喉;宴席上的西芹百合脆嫩爽口,是解腻的妙笔。客家人更将百合融入药膳:与莲子、山药同煮成“三白汤”,滋阴健脾;和蜂蜜慢熬成膏,专治小儿夜咳。甚至连略带苦味的百合芯,也被晒干后与绿茶共沸,化作一杯“清心饮”。
百合的文化意象同样深远,古人视其“百年好合”为吉兆,江南女子出嫁时,嫁妆中常藏晒干的百合,寓意生活美满。而江西山民则相传,百合是仙鹤衔来的种子,落地生根后便成了护佑健康的灵草。从山野到餐桌,从药匣到诗行,百合以质朴之姿承载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这颗莹白的鳞茎,不仅是土地的馈赠,更是中国人“以食为药”的古老智慧,在烟火气中续写着养生的诗篇。
来源: 江西省药膳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