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处的“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手部和足部关节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黏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类似果冻,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等处,形成一个凸起皮肤表面的“小疙瘩”。

二、腱鞘囊肿病因有哪些?

1.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慢性外伤有一定关系。腕部或者手部局部受伤、过分劳损(尤其见于手及手指)、手指骨关节炎、骨关节感染也有可能引起。

2.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关节活动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及长期玩游戏的人。这些人因为长时间特定动作或姿势,使得腱鞘部位受到持续的压力和摩擦,从而容易诱发腱鞘囊肿。

三、腱鞘囊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囊肿生长缓慢,有突然发现者。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的圆形凸起,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基底较固定,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可有轻度的压痛。也可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囊肿大小与症状轻重无直接关系,而与囊肿张力有关,张力越大,肿物越硬,疼痛越明显。

2.局部症状

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少数在掌侧,如腕管内的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也有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足踝部腱鞘囊肿,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侧肌腱的腱鞘内。若腱鞘囊肿在跗管内,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四、腱鞘囊肿怎么治疗?

1.非手术疗法

虽然腱鞘囊肿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但此类方法创伤最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可作为首选方法。对小的囊肿可通过挤压使其破裂逐渐自行吸收,这种办法存在弊端,一是有复发的可能,二是如果患者误把肿瘤当成腱鞘囊肿自行按压,可能导致局部肿瘤范围扩大,延误病情。此外,还可以使用消炎止痛药、局部封闭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手术治疗:1.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时,需要及时切除,否则会增加切除难度。2.肿块影响关节功能时,需手术切除。3.肿块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时。4.患者对肿块有顾忌,要求手术。手术时应将整个囊肿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术后仍需注意保养,避免复发。

四、腱鞘囊肿怎么预防?

1.注意休息,适度按摩

手握鼠标时间过长,或是姿势不正确,易导致手关节滑膜腔的损伤,从而引发腱鞘囊肿。因此,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和鼠标的办公人员,应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

2.简单运动,活动腕关节

可以做旋转手腕等一些简单的手部运动2分钟,以促进腕部肌肉及肌腱组织的血液循环,可以缓解疼痛,避免关节僵硬。

3.避免着凉,温水泡洗

避免腕部保暖,避免着凉;在劳累后应用温水对腕部进行泡洗,使局部血流通畅,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腱鞘囊肿发生几率。

来源: 网络参考及临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