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已成为第一“红颜杀手”。
那各位女性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会患上乳腺癌?如何让我们远离乳腺癌的危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虽然现在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些的规律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个人无法改变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环境,乳腺癌家族史等)及生活方式有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本文重点讨论生活方式相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生活方式相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有哪些?
1. 饮酒,吸烟:饮酒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饮酒量越高,患病风险越高。每天饮酒的女性比不饮酒女性患乳腺癌风险高7%-9%。吸烟亦会增加患癌风险,这里的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2. 超重或肥胖:绝经后超重或肥胖增加女性患癌风险。成年女性每增加5kg/㎡,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8%。
3. 糖尿病: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
4. 缺乏体育锻炼:例如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5. 未生育,未母乳喂养:从来没有怀过孕或者30岁以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30岁前生育女性的2倍。女性选择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
6. 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比如口服避孕药,可以轻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针对以上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呢?
1. 不饮酒,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2. 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5-24kg/㎡之间(我们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肥胖的简易指标。BMI(kg/m)=体重/身高。BMI≥28.0kg/㎡为肥胖,24.0-<28.0kg/㎡为超重,18.5-<24.0kg/㎡为体重正常,<18.5kg/㎡为体重过低。)
3. 适当的体育锻炼: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肥胖,降低性激素水平,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这些均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4. 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及时采取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
5. 舒缓生活压力,控制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睡眠。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患病风险。
6. 适龄生育,坚持母乳喂养。
7. 膳食营养因素亦可能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在亚洲对于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研究较少。
目前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大豆摄入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青少年时期大豆类制品摄入多可能降低成年后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可以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在日本出版的《乳腺癌诊疗指南(2018年版))指出,摄取乳制品有降低乳腺癌风险的可能性。所以为了预防乳腺癌,推荐每日饮用至少240ml 低脂牛奶。
只要女性不抽烟,不饮酒,坚持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就能明显的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是不是我们远离这些危险因素后,就不得乳腺癌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百分百的预防乳腺癌的发病。既然无法做到精准的病因学预防,我们可以针对发病学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早发现是三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具体有哪些筛查方法呢?
1. 自我检查:坚持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包括观察乳房、体会自觉症状的变化,掌握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
2. 乳腺临床检查:外科医生的乳腺触诊
3. 乳腺X线检查:建议1-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4. 乳腺超声检查:简单便捷,无辐射,可做为常规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5. 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MRI):钼靶和超声检查有疑似乳腺癌,可以进一步进行MRI检查。
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生存率相对较高。早期乳腺癌,如乳腺原位癌的五年生存率99%~100%,上海地区第一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93%。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规范治疗,在乳腺癌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是我们女性的重要器官,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了解乳房的保健常识,防微杜渐,避免讳疾忌医,爱护乳房、拯救乳房,从每个人自己做起。
作者:蔡康新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来源: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