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阳光普照,我们也了解一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紫外线的种类及其影响
我们知道: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主要有两种类型,会对我们的皮肤和眼睛有显著的影响:
1.UVA(长波紫外线):
波长范围:320-400纳米
特点:全年存在,能穿透云层和玻璃
对皮肤的影响:能深入皮肤的真皮层,过量照射会引起皮肤的老化、皱纹形成,并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对眼睛的影响:大量的长期暴露下可导致白内障
2.UVB(中波紫外线):
波长范围:290-320纳米
特点:夏季强度较高,多被云层和玻璃阻挡
对皮肤的影响:主要作用于表皮层,大量会引起晒伤、晒黑,是皮肤癌的一个主要诱因
对眼睛的影响:过量可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等
二、防晒的必要性与防晒指数
1.防晒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防晒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一种健康的保护措施。如果长期无保护地暴露在超量紫外线下则可能导致:
皮肤过早老化(即俗称的光老化)
皮肤癌的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引起眼部健康问题
2.紫外线指数(UV Index)的了解
紫外线指数是反映紫外线强度的一个简单数值,在我们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中经常见到这种级别分级,比如:
三、常见衣物材质的防晒性能
四、常见的SPF指数与防晒效率
SPF指数是我们经常常见的一个防晒指数,他与防晒效率对照表,如下:
五、不同环境下的紫外线强度
紫外线的强度不仅与直射的阳光有关,即使在阴天或阴凉的地方,有时也是需要防晒的,比如:
1.太阳直射时:紫外线的强度最高,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时的紫外线可达一天中的高峰
2.阴天环境下:云层可以阻挡部分但不是全部紫外线。因为UVB(中波紫外线)的特点是夏季强度较高,多会被云层和玻璃阻挡住。但仍有约60-80%的紫外线(主要是UVA了)穿透云层到达地面。
3.阴凉下的地方:在遮阳伞下或树荫下,紫外线会反射过来,这时大约有20-40%的紫外线可通过反射或者散射等方式到达阴凉的地方。
4.还有特殊环境下的影响因素:
比如
高海拔地区:每升高300米,紫外线强度增加4-5%
水面反射:可反射约10-30%的紫外线
沙滩反射:可反射约15-25%的紫外线
雪地反射:可反射高达80-90%的紫外线
六、婴幼儿的安全防晒
我们知道,婴幼儿的皮肤会更为娇嫩,对紫外线也就更加敏感,需要注意一下特别的防护:
①.6个月以下宝宝:
尽量避免直接阳光暴露
不推荐使用防晒霜,应采用物理防护(遮阳伞、防晒衣、遮阳帽等)
尽量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出行
②.6个月以上的宝宝:
可以使用专为儿童设计的矿物质防晒霜(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
选择SPF 30-50,广谱防护的防晒产品
避开含有氧苯酮、水杨酸盐等化学成分的防晒产品
每2小时重新涂抹一下,游泳或出汗后可立即补涂
③.综合的防护措施,比如:
穿着UPF 50+的防晒衣物(在上面的表格里)
佩戴宽一点的帽子以保护面部、耳朵和颈部
使用婴儿专用太阳镜保护眼睛
可尽量安排在紫外线低强度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七、科学防晒的必要性和简单选择
A.科学防晒的必要性:
--预防皮肤癌:根据中国防晒共识,科学防晒可降低约90%以上引起皮肤癌的风险
--延缓皮肤老化:正确防晒可延缓80%以上的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老化迹象
--预防色素沉着:可减少晒斑、雀斑等色素性病变
--降低光敏性疾病风险:如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等等
B.简单可行的防晒选择:
物理防护(首选):
--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衣
--太阳镜(选择能阻挡99-100% UV的产品)
--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10:00-16:00)
C.化学防护(辅助项):
--广谱的防晒霜(SPF 30-50,PA+++或PA++++)
--请根据活动选择防水配方
--正确的使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每2小时可重新涂抹
D.内在防护(补充项):
--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富含抗氧化剂的饮食(比如富含维生素或花青素的深色果蔬)
八、晒伤后的科学处理
如果,真的,不幸晒伤,科采取些措施减轻症状并促进恢复:
1.立即降温:
冷水淋浴或冷敷(15-20分钟)
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2.保湿舒缓:
使用含芦荟、燕麦、维生素E等的舒缓产品(注意不要过敏)
避免含香料、酒精的产品
3.消炎止痛:
轻度晒伤可向皮肤科医生求助,比如外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
必要时可口服非处方消炎药(需遵医嘱)
4.充分补水:
增加水分的摄入,给身体补水并促进皮肤修复
5.重中之重的是及时---避免进一步暴晒:
在完全愈合前避免阳光暴露
严重晒伤(起水泡、发热)应立即就医
最后:与阳光的和谐共处
阳光赐予了我们温暖与活力,但也会带来隐藏的一些健康风险。通过科学的防晒,我们可以自由地享受阳光,同时保护我们的肌肤与健康。合理的防晒措施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保护好皮肤,有时不仅是为了美丽,也是为了健康。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收获健康、美丽与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版)
2.Young, A. R., Claveau, J., & Rossi, A. B. (2017).紫外线辐射和皮肤:光生物学和防晒霜光保护。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76(3),S100-S109。
3.迪菲,BL(2018 年)。时间和地点作为个人紫外线照射的修饰符。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15(6),1112。
4.Wang, S. Q., Balagula, Y., & Osterwalder, U. (2010).光保护:当前和未来技术的回顾。皮肤病学治疗,23(1),31-47。
5.Linos, E., Keiser, E., Fu, T., Colditz, G., Chen, S., & Tang, J. Y. (2011).帽子、遮阳伞、长袖还是防晒霜?根据美国的相对有效性重新思考美国的防晒信息。癌症原因与控制,22(7),1067-1071。
6.美国儿科学会。(2021). 防晒安全:父母关于防晒和防晒霜的信息。健康的 Children.org。
7.Godic, A., Poljšak, B., Adamic, M., & Dahmane, R. (2014).抗氧化剂在皮肤癌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氧化医学与细胞长寿,2014 年,860479。
8.González, S., Fernández-Lorente, M., & Gilaberte-Calzada, Y. (2008).皮肤光保护的最新信息。皮肤病学诊所,26(6),614-626。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21). Sun Safety: Information for Parents About Sunburn & Sunscreen. Healthy Children.org.
来源: 紫龙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