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但总搞不清该测哪个时间点

血糖数据不达标,复诊时又要重测,耽误不少时间

其实血糖监测分餐前、餐后、睡前、夜间等多个时间点

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时间点

下面具体说明各时间点的适用场景和人群

一、早餐前(俗称空腹)

•血糖水平很高者

•存在低血糖风险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者(如甘精、地特胰岛素等)

•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者(如30R、70/30等)

二、中餐前

•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者(如三餐前 基础胰岛素,3次预混胰岛素等)

三、晚餐前

•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者

四、餐后1小时

•妊娠期高血糖者

五、餐后2小时

•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者

•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者

六、睡前

•老年糖尿病患者(≥60岁)

•正在使用低血糖高风险药物者(如格列奈类、磺脲类药物)

•注射胰岛素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

七、夜间(2-3点)

•怀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八、特殊情况(需立即测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剧烈运动前后

•饮酒后(尤其是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

•未按时进餐时

•长途驾驶汽车前(或操控其他风险设备)

•发生急性感染时(如肺炎、呕吐、腹泻等)

医师特别提醒

1.精准监测血糖的关键在于个性化,不同情况对应不同的监测时间点!

2.医生制定好的方案,切忌自行调整监测频率或漏测关键节点!

3.当监测结果异常或生活发生变动时,务必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4.科学监测 医患配合,才是控糖达标的双保险!

注:本文内容基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及其他公开医疗文献。仅用于健康科普,不能替代诊疗!

来源: 公众号:医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