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馆校共建合作机制,丰富青少年海洋文化知识,3月17日,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走进大港第九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观古海岸遗迹 看海陆变迁》中小学博物馆示范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让学生们在校内就能感受古海岸遗迹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自然与海洋的探索热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课堂上,宣教老师通过贝壳堤这一独特视角,配合着详实的图片和有趣的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科普视频,形象生动地为同学们揭开了古海岸遗迹的神秘面纱,带领同学们切身感受渤海湾西岸距今约6000年以来的海陆变迁过程,以及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奋斗的历史。这堂别出心裁的示范课,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丰富的古海岸遗迹知识,更树立了保护贝壳堤、海洋的意识。
通过观看砗磲、玳瑁、菊石化石等珍稀海洋生物标本的图片和欣赏侏儒唐冠螺、蛙螺、鸡心蛤等实物标本,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堂上与宣教老师积极互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课程结束后,宣教老师为大家发放博物馆科普宣传资料,加深大家对古海岸遗迹的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想亲自前往博物馆探寻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的形成历史。
此次博物馆示范课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丰富的古海岸遗迹知识,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馆校共建的模式,博物馆与学校共同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了解自然、探索科学的平台,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将博物馆文化资源更好地带进校园,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