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爷子的支架手术虽然很成功,但对医生却有些“不满”:
患者70多岁,近1周频繁发作胸痛就诊当地医院,检查化验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建议做造影下支架。哪知道患者住院当天夜里突发喘憋,医生考虑心梗后诱发心衰,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治疗。
经过10天的药物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稳定,医生便安排心脏造影,发现一根主干血管堵塞,植入1枚支架开通了血管。但是,老爷子看着病房里的其他患者住院没两天就能做手术,自己却住了半个月,心里有些不满,在查房时“质问”医生:住院后为什么不能立刻安排手术?非得住好几天才行?是医生故意拖延不给做吗?
这就有点冤枉医生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病情不同,造影和支架前的准备工作也有区别,时间长短就有了差异,但这都是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究竟住院几天才能安排手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心绞痛患者
由于心绞痛患者病情相对平稳,等待造影和支架手术的时间会比较短。
**影响手术安排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术前检查。住院后完善必要的抽血化验、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后,只要没有手术禁忌就能安排手术了,一般会占用1到2天的时间。另外,手术前需要服用足量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来保障支架植入后不会发生血栓堵塞,通常需要连续服用3天以上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心绞痛患者往往是住院3天后安排手术。但是,为了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有些医院会让患者住院前在门诊就完善好术前检查,并吃上阿司匹林等药物,或者是入院当天一次性吃够,这样就可以在住院当天或者第二天安排心脏造影。但是,患者在医院外自行开始服药或者一次性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有较高的消化道出血风险,可行但需慎重。
二、急性心梗患者
急性心梗后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心脏造影,往往是一早一晚两个“极端”。
**如果是突发心梗12小时之内,**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还呈持续发作的表现,住院后可以立即安排急诊心脏造影,必要时直接植入支架。因为此时心脏处于缺血的早期阶段,不断坏死的心肌在开通血管后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虽然急诊手术也会伴随着术中出现心脏破裂、心跳骤停等并发症的风险,但却可以将急性心梗的死亡率由过去的40%降至3%-5%,是挽救急性心梗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突发心梗后赶紧拨打120,尽早到达医院是第一要务。
**如果就诊时间已经超过了12小时,**此时缺血的心肌已经彻底坏死,即使植入支架也无法救活,此时如果着急进行手术反而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得不偿失。大约在1-2周后心梗度过急性期,开始纤维化修复再进行手术,风险就会较前降低。如果已经诱发心衰等并发症,恢复时间便会相应延长,住院半个月才能做造影便在所难免。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还可以看到更多心脏病的健康知识!
来源: 心血管内科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