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科术后引起疼痛的原因

患者在进行手术时会损伤皮肤、肌肉、皮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出现疼痛症状。这些操作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继而引起炎性反应及疼痛。另外,病人的个体差异,手术部位,手术方法,以及手术后恢复都会对病人的疼痛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二、术后疼痛护理措施

针对术后疼痛管理,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营造宁静、温馨的术后恢复氛围

·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尽量减少噪声的影响。

·调整灯光,避开强烈的光线。

·维持合适的温、湿条件,改善病人术后恢复环境的舒适性。

2.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让病人了解手术的效果,以增加病人克服疼痛的信心。

·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音乐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鼓励病人表达出疼痛的感受,并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3.合理调整病人体位及伤口护理

·使病人处于一个舒适的位置,以减少创面的压力和刺激。

·患者咳嗽翻身时,要用双手安抚伤口,以减轻对切口的压力。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防止感染。

4.药物干预

·根据医生的指导,给病人服用止痛药或者肌肉注射。但用药过程,一定要控制好用药的用量和频率,以免出现副作用。

·对于减轻长期持续的疼痛,早期预防疼痛的效果更显著。预先止痛法主要通过阿片类药物降低病人的疼痛感,提升病人的疼痛阈值,从而在手术麻醉效果还没有完全消退的情况下,按照医生的指示给药,进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5.物理治疗与康复锻炼

·通过做深呼吸和放松技巧,可以减少身体的压力,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冷敷或热敷法,一次15-20分钟,有助于达到减轻肿胀或疼痛的效果。

·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早期的康复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从而降低疼痛及并发症。逐步加大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6.其他护理措施

·局部按摩:针对受伤区域周边的肌肉及软组织进行按摩,可减轻肌肉张力及疼痛。

·分散注意力:通过身体或心理行为,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来缓解疼痛。

·家属陪伴与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为患者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与照顾,可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及疼痛。

三、小结

术后疼痛是病人最常见的症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在外科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疼痛做出有效的处理,是保证病人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营造宁静舒适的环境,加强心理护理,体位调整与伤口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护理手段,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增强病人的舒适性和满意度。

作者:石菁祎 甘肃省兰州新区栖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来源: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