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A:医生医生,宝宝每次吃完奶后,拍嗝拍不出,一放下就把奶吐了,怎么办?

妈妈B:我们家医生,每次吃完都这样,实在是没招儿了!!

……

那么

什么叫溢奶?

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肺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成长,婴儿亦无其他不适或异常情况。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会逐渐减少,约在6月~8月时可完全消失。

稍重者可称为吐奶,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为何会溢乳或吐奶?

1 生理因素
2 喂养不当> (1)喂养次数过于频繁、乳量过多;

(2)配方奶浓度过高‘;

(3)频繁更换乳类品种;

(4)奶头孔过大、奶水过急;

(5)没有拍隔;

(6)喂奶后立刻进行剧烈运动等。

如何区分生理性溢乳和吐奶?

溢乳或吐奶前后,宝宝无不适感,吐奶后立即吃奶、精神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均可不用处理。

哪种情况需要就诊?

如果溢乳严重,几乎每次喂奶后,都出现溢乳,并乳量多,宝宝体重增长不明显,经过正确的护理方式,溢乳无法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

吐奶或溢奶的常见的病理性因素:

(1)肠痉挛、幽门痉挛、贲门痉挛等;

(2)消化道畸形、消化道梗阻等;

(3)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胃炎等;

(4)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如何避免?

(1)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部压力;

(4)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后。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的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正确拍隔

来源: 郭生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