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是今年春节电影档期的绝对主角,二者同源而生,天生对立但又相互依存,解决了很多无法独力解决的问题。
例如,没有敖丙的帮助,哪吒在《魔童降世》中就将死于天劫咒;而没有哪吒的帮助,敖丙所在的龙族也要永困深海,而这正符合了中医"水火既济"的平衡之道。
而在天地阳气升腾,人体肝气旺盛的惊蛰时节,更需要中医理论来顺应节气,养肺防病。肝气旺盛,风邪携寒湿蠢蠢欲动,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如何顺应节气,养肺防病?这份《惊蛰呼吸养护攻略》请收好!
一、惊蛰养生核心:疏肝+润肺,防住“风邪袭”
为何此时最伤肺?
风邪侵袭
惊蛰是春季风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风邪最为猖獗,易携带病菌传播流行病,如流感、呼吸道感染等。肺主皮毛,肺气充足时,皮肤和黏膜的防御能力更强,可减少风寒外邪入侵。
气候干燥
惊蛰时节气温回暖但降水不足,气候干燥易导致口干舌燥、咽喉干痒及咳嗽。此时护肺能滋阴润燥,缓解因干燥引发的呼吸道不适,民间常通过食用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物来调理
肝肺失调
春季肝阳升发旺盛,中医认为“肝火刑金”(肝火过旺会损伤肺脏),可能引发肺气不降导致的咳嗽。护肺可通过润肺降燥(如吃梨)平衡肝火,避免肝肺失调
呼吸疾病高危人群:
* 老人儿童
* 吸烟人群
* 教师等粉尘接触者
* 生活习惯不良如熬夜、肥胖等人群
二、中医养肺三部曲:吃、动、按
饮食润燥:清肝火+滋肺阴
必吃三白:
百合:润肺止咳,《本草纲目》称其“清心安神,润肺清热”。
山药:补脾益肺,缓解春困乏力。
白萝卜:清热生津,顺气化痰。
推荐食疗:
雪梨百合羹:雪梨1个+鲜百合30g+冰糖5g,炖煮20分钟,润肺抗燥。
防风薄荷茶:防风5g+薄荷3g+甘草2g,沸水冲泡,防风寒、利咽喉。
忌口清单:
辛辣(辣椒、韭菜)助肝火
油腻(炸物、肥肉)生痰湿
运动升阳:疏肝气+强肺卫
晨练黄金动作:
* 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开胸理气,增强肺活量。
* 拍打云门穴:锁骨下窝处,晨起拍打50次,宣通肺气。
* “ 嘘 ”字诀呼吸法:深吸气后发“ 嘘 ”音吐气6次,疏肝清肺。
穴位护肺:通经络+御外邪
太渊穴(腕横纹桡侧):每日按揉3分钟,补肺气、止咳喘。
敲打肺经:沿手臂内侧(从锁骨至拇指)轻敲50下,早晚各1次。
三、惊蛰防病三件套:中医“护肺结界”
防过敏香囊:
药材:辛夷5g+苍术3g+薄荷2g,研磨后布包装,随身佩戴。
功效:通鼻窍、驱风邪,预防花粉过敏。
艾灸大椎穴:
定位:低头时颈后凸起骨下方凹陷处。
方法:隔日艾灸10分钟,升阳气、固表防感冒。
药枕助眠:
配方:菊花100g+决明子150g+艾叶50g,填充枕芯。
功效:清肝明目,缓解春燥失眠。
四、惊蛰起居三忌
-
忌过早减衣:“春捂”重点护脖颈、腰腹,防风寒袭肺。
-
忌熬夜伤肝:亥时(21-23点)入睡,避免肝火灼肺。
-
忌紧闭门窗:每日通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湿润。
自测你的“肺活力”
深吸气后憋气>30秒 → 肺功能良好
爬3层楼无气促 → 心肺耐力达标
若未达标,快练起八段锦!
来源: 小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