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十大重点任务。通过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学会将进一步提升科技传播的影响力,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

2025年,学会将在杭州市科协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科技传播领域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科普宣传、成果转化等业务工作有机结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会将不断完善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在科技传播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二、组织建设

学会将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升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引入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园区等多方力量,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杭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省市高素质的科技专家、科技传播人才加入。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提升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营商环境

在2025年的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省长刘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的重要性。他指出,2025年浙江省将重点抓好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11个方面的工作,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有力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学会将进一步完善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作战体系,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风险监测。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主体,建立专项预警机制,提供定制化的风险防范服务。

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对经济犯罪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杭创大赛

学会将立足十届杭创大赛暨长三角科技创新大赛,优化赛事组织、扩大参赛范围、提升评审标准,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参与大赛。推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搭建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促进科技创新项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的合作,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通过定期举办区域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五、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组织产学研对接会、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

六、科普反诈

2025年,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形势,立足现有成果,深化反诈工作。重点在笕桥、四季青、彭埠街道,结合数据分析,提升反诈科普实效性和覆盖面。

深化反诈中心体验馆建设,不断完善反诈测试机、VR反诈一体机等设施,设立反诈剧场,通过沉浸式教育,提升居民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推动“流动反诈体验中心”走深走实,将反诈宣传带入更多楼宇和企业,通过巡回宣讲、互动体验、案例分析等方式,降低诈骗案件发生率。

聚焦营商环境再提升和构建反诈分中心两项工作,守好“法治护营商,反诈筑安全”的双保险。发挥线上反诈平台的作用,定期更新反诈资讯,发布案例分析、防范技巧等,保持线上反诈阵地的活跃。反诈宣传大使陈颖力会长以身作则,扩大反诈宣传的覆盖面,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根据各街道实际情况,制定精准宣传策略,力争在2025年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和财产损失金额的50%双降。今年以来,彭埠、笕桥、四季青街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日均同比下降64.26%,27.91%,53.76%。

七、法治服务

紧密结合科技传播的特点,将普法工作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为提高普法宣传的实效性,学会普法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普法资讯、案例分析、法律问答等内容,让法律知识传播更加便捷,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普法学习。

为确保普法工作的持续性和深入性,学会将组织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邀请公、检、法、司、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专家、律师、法务顾问走进企业园区,共同推动法治建设。

定期开展法律培训,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案例分析,帮助会员单位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八、创新创业

2025年,学会将持续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成长,重点支持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高校学子搭建就业桥梁,通过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助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通过组织创新创业交流会、开展联合创业项目,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

九、品牌宣传

2025年,学会将传播科技好声音,以专业的态度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与科普中国、潮新闻、浙江电视台、浙江法治报、杭州新闻、杭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学会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在内容创作方面,学会将聚焦科技前沿动态、创新成果及行业趋势,发布新闻稿件,涵盖科技政策解读、创新案例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提供科技资讯。

构建AI赋能的数智化传播体系,优化传播形式,增强互动性。聚焦前沿传播技术创新应用,构建具有引领力的科技传播平台,进一步提升学会的媒体曝光率和社会影响力,使科技声音深入人心。

十、承担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民营企业不仅要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要在发展过程中关注前沿、回馈社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关注科技创新,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潜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并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来源: 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