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 “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柔性显示荣登榜单,成为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之一。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5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原始创新与突破。

柔性显示技术作为全球显示行业的战略高地,以超轻、超薄、可弯曲的特性,颠覆了传统刚性显示形态,在全球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以柔性AMOLED为代表的新型柔性显示屏,采用聚酰亚胺(PI)薄膜柔性基板,突破了传统显示屏在高温和化学环境中的局限性,并通过优化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实现了折叠屏、卷轴屏及曲面屏的多种形态。在护眼领域,柔性显示技术通过硬件级类DC调光,有效缓解屏幕频闪对视觉的影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柔性显示技术正在推动人机交互体验的全面升级。

近年来,我国的柔性显示技术实现了包括高强度柔性基板制造在内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既能实现百万次以上的无损弯折,又可在高温、酸碱环境中保持稳定结构。国内部分领军企业在柔性OLED领域的发布会上,全面展示了高分辨率2K+LTPO全能屏、Tandem双层发光、局部动态刷新等创新成果,不仅再次定义了高端OLED屏幕标杆,更实现了技术与市场的双向赋能,彰显了我国在柔性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Omdia的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柔性显示屏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国内领军企业如京东方、TCL华星等,在柔性OLED技术上深耕多年,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持续创新能力,已实现对全球消费电子头部品牌的供货。在产线布局方面,中国柔性AMOLED设计产能达442K/月,远超日韩的360K/月,展现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当前,科研与产业界正积极布局更高层次的创新,着力突破单一方向弯曲的限制,实现任意方向变形,为实现真正的三维显示奠定了基础。包括Micro LED、光场显示、激光全息显示等在内潜在颠覆性技术,正在不断拓宽显示的形态边界与应用深度。

在应用场景上,柔性显示屏正在从消费电子向医疗、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领域扩展。可贴附于皮肤的柔性显示器为健康监测提供了全新方案,而卷轴电视、柔性电子书等产品则重新定义了智能家居的边界,进一步释放了科技赋能生活的潜力。

在“屏之物联”发展战略与上下游伙伴的通力合作下,柔性显示将为更多场景赋能,持续推动人机交互的升级与产业形态的跃迁,进而为人类智慧生活与未来科技进程作出更深远的贡献。

来源: Engineering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