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公园省”美誉的贵州,近年来科技感十足,有了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顶流活动或设施。然而,在一些伙伴印象中,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似乎略显不足。其实不然,多彩贵州有着独具西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这也体现在民族服饰中。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来自宋代的服饰顶流—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它也是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陈列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 图片来源:网络

这件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于1987年在平坝棺材洞出土。当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考古队对安顺平坝桃花苗族棺材洞洞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处洞葬遗址规模庞大,洞内摆放着五六百具棺材。在第 415号棺材中,考古人员见女主人身穿着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袖口处还放着一把蜡染刀。专家推测,女主人生前可能是一位蜡染高手,而她身上的这件衣裙,很可能就是她本人的得意作品。

贵州安顺平坝桃花苗族棺材洞 图片来源:网络

这件衣裙堪称绝世精品。它的裙腰为麻质,白色,长31厘米,裙身为棉质土布,长62.5厘米,宽51.2厘米。

蜡染纹样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以飞翔的鹭鸟为主,其造型昂首展翅,屈肢及长长的尾羽,翔鹭间分布着和谐的几何纹样,作为陪衬,使图案组构丰满。其下为黄、蓝条形几组弦纹相间,使裙身的纹饰复杂中亦见简洁。

下部分的纹饰图案似流云,流云间空隙以若干小点密布,两部份纹饰以黄蓝相间为底衬,且呈浓淡之分,显然是经过两次封蜡所出现的效果。冰纹均为纵向,细腻自然。再往下是完全不同的工艺手法所制作的三段纹饰,即在两段挑花中,夹段刺绣,自上而下,是以黄蓝丝线挑的“万”字纹,与图像多变,似由树木、人物、走兽、环形图像等组构而成,并显黄蓝绿的刺绣图案,及以蓝色为主,间或呈黄色的挑花席纹。

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女主人为什么会选择鹭鸟纹呢?这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有关。鹭鸟与捕鱼生活和水事相关联,被视为吉祥的瑞鸟,鹭鸟纹则寓意顺遂平安,生产丰收,这是古人美好的愿景。在这个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件“鹭鸟纹彩色蜡褶裙”集挑花、刺绣、蜡染工艺手法为一体,纹样繁缛多变,呈色丰富多彩。图案模仿的是早期铜鼓上的鹭鸟纹,画面宏大、线条流畅、着色不多,融欢乐、严谨、热烈、大方于一体,显示了古代少数民族的艺术观及工艺技术。对于研究贵州蜡染史、古代贵州民族服饰及其演变有着重要的实证作用。

古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兴衰。”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我们可以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上,研习古人的技术,了解古人的生活,读懂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密码。

来源: 天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