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便血,肠镜检查前必须了解的注意事项
便血是常见的健康警报信号,可能由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甚至结直肠肿瘤引起。若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尤其是暗红色血便、黏液血便或伴随体重下降、腹痛等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作为肠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肠镜能直观观察肠道黏膜状态,并取活检或进行微创治疗。然而,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关乎安全性。以下是接受肠镜检查前需要了解的关键事项。
一、检查前的充分准备:决定成败的细节
1. 饮食调整:提前3天开始“低渣饮食”
检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带籽、高纤维、深色食物(如西瓜、火龙果、菠菜、动物血制品),选择白粥、面条、豆腐等易消化食物。目的是减少肠道残留物,确保检查时视野清晰。
*误区警示*:许多人误以为“只要前一天禁食即可”,但实际肠道内残留的纤维和色素可能掩盖病变,导致漏诊。
2. 严格遵医嘱服用清肠药
常用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如和爽、舒泰清)需按说明书或医生指导分次服用,通常检查前1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清晨各服一次。服药期间需大量饮水(总量约2000-3000ml),直至排出清水样便。
*关键提示*:若出现严重腹胀或呕吐,可减慢服用速度;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清肠药含糖分。
3. 停药与疾病告知
- 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铁剂的患者,需提前1周与医生沟通是否需暂停药物,避免增加出血风险。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检查当日可少量水送服降压药,但需避开清肠时间。
- 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孕妇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
二、检查当天的注意事项
1. 禁食禁水:检查前6小时完全禁食,2小时前禁水(除非医生允许少量润喉)。
2. 穿着与陪同:穿宽松衣物,避免连体裤或复杂饰品。因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乏力,建议家属陪同。
3. 麻醉选择:无痛肠镜需静脉麻醉,检查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师会评估心肺功能。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需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三、检查后需警惕这些情况
1. 正常反应:轻微腹胀、肛门不适(因注气扩张肠道),通常排气后可缓解。
2. 异常信号: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便血、发热,可能提示肠道损伤或感染,需立即就医。
3. 饮食恢复:检查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如米汤),逐渐过渡到半流质。24小时内避免辛辣、酒精及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
四、特殊人群的额外关注
-老年患者:清肠期间需注意防跌倒,避免脱水导致低血压。
-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引发低血糖,可携带糖果备用(检查前含服需告知医生)。
-肠道狭窄或梗阻病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清肠方案。
五、检查报告解读与后续随访
- 若肠镜发现息肉或病变,医生可能直接切除或取活检,病理报告通常需3-5个工作日。
- 即使结果为阴性,若症状持续,需结合其他检查(如胶囊内镜、CT结肠成像)进一步排查小肠病变。
- 高危人群(如家族肠癌史、炎症性肠病患者)需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结语
肠镜检查是揪出便血“真凶”的关键手段,充分的准备能大幅提升诊断准确性。面对便血,既无需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就医、规范检查,才能为肠道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
**小贴士**:检查前可通过阅读、听音乐放松心情,紧张可能加剧肠道痉挛,增加操作难度。现代无痛肠镜技术成熟,多数人检查后表示“睡一觉就完成了”。健康无小事,科学面对才是上策!
作者:宁义军
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宁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