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台湾明星大S因为流感猝然早逝,这则突发消息让大众惊愕不已。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流感也会死人?
是的,流感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和感冒差不多的一种病,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一段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
来自1918年的黑色记忆
1918年3月,美国堪萨斯州军营的一名炊事员因喉咙痛和低烧倒下,随后整个军营迅速被流感吞噬。这场最初被误称为“西班牙流感”的瘟疫,如野火般蔓延全球,短短18个月内夺走5000万至1亿人的生命,可能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德法前线的士兵们在战壕中咳血,费城街头的裹尸袋堆积如山,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村落整族灭绝。这场灾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历史进程,由于兵员锐减,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在当年戛然而止。而当1920年疫情神秘消失时,人们仍然不知道袭击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完整的病原体基因密码随之消失,只留下医学史上的巨大空白。
病毒考古:冻土中的时间胶囊
1997年,瑞典病理学家约翰·哈尔丁(Johan Hultin)偶然间读到了美国科学家杰夫·陶本伯格(Jeff Taubenberger)关于1918年流感病原体的最新研究,让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努力做过的一项研究。1951年,哈尔丁为了完成博士研究课题,在阿拉斯加永久冻土中挖掘因1918年大流感死亡者的遗体。虽然当时成功取到了病故者肺组织的样本,但因技术限制,当年也没有PCR技术,未能成功复制病毒,研究也无功而返。四十多年后,两位科学家取得了联系,在陶本伯格的鼓励下,76岁的哈尔丁再次踏上了阿拉斯加的布雷维格,在零下30度的冻土中,从一名爱斯基摩女性遗骸的肺部提取了样本。不久之后,陶本伯格的实验室确认,哈尔丁的这次探险取得了成功。来自阿拉斯加的冻土样本帮助他补全了最后一块屏图,基本确定了西班牙流感的病原体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5年,美国疾控中心的托伦斯·坦培(Terrence Tumpey)团队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在实验室复活了病毒!
回响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当年的1918流感病毒并未消失。那次爆发以后,许多人都对它的原始病毒产生了免疫,但它也随之不断变化,不断演变,潜伏在我们身边一百多年。几乎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一波流感小高峰,也总有少数人会病得很重,在ICU中艰难地与之战斗。
发现它的科学家陶本伯格说过:“你仍然可以在今天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中找到1918年病毒的基因痕迹。每一次人类感染甲型流感,都源于1918年那次流感的爆发。”
来源: 海上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