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这个词听起来很吓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其实,心衰并非“一夜之间”就会发生,而是人体在长期承受过多负担后发出的“求救信号”。社区医生常常强调,心衰早期的一些信号十分微妙,但如果能够及时识别、采取措施,就可以避免疾病恶化甚至挽救生命。那么,心衰到底会有哪些不容忽视的信号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怎么总是喘不上气?”:小心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活动后或躺平时更为明显。很多人会将这种症状误以为是普通疲劳或年龄增长带来的“正常表现”,甚至认为是天气太热或太冷引起的短暂不适。实际上,这可能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积聚在肺部,引发呼吸困难的表现。
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晚上平躺睡觉时更加不舒服,甚至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入睡,这也是典型的心衰信号之一。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在半夜因为胸闷、喘不过气而突然醒来。如果家中有人有类似表现,请不要忽视,尽早到社区医院检查,以防止心衰恶化。
“腿脚总是肿,和喝水多有关系吗?”:警惕水肿
心衰的另一个常见信号是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足部和小腿部位。很多患者一开始以为是喝水多了、长时间站立或者天气潮湿所导致的浮肿。但如果水肿持续存在,甚至连晨起时都无法缓解,就需要引起重视。
水肿的背后,其实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体内多余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堆积在组织中。如果水肿伴随着体重突然增加(几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那么心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种“隐形信号”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社区医生建议,发现这种异常时,不妨及早咨询医生,明确原因。
“怎么最近总是觉得累?”:莫忽视不明原因的疲乏
心衰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无缘无故的疲乏感。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只是“最近太忙了”或者“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然而,当心脏供血能力减弱时,身体的主要器官和肌肉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支持,因此会出现乏力、疲劳的表现。
这种疲乏感并不仅仅发生在运动后,即使在日常活动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爬楼梯变得困难,甚至连拿重物或整理家务都显得吃力。如果这种“虚弱感”持续存在,且没有明显的原因,务必尽早到医院检查心脏功能。
“心跳怎么乱了?”:关注心悸和胸闷
心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不规律”或者“心慌”,也是心衰的信号之一。很多人会觉得偶尔的心跳加速或不规律是正常现象,比如紧张、喝咖啡或者熬夜后可能会发生。但如果心悸的情况变得频繁,甚至伴有胸闷、气短等不适,就需要特别留意。
胸闷和心悸的出现,可能是心脏为了弥补功能不足而“加班工作”的表现。久而久之,心脏的超负荷运转不仅会加重心衰,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咳嗽总是好不了”:不可忽视的咳嗽与痰多
一些心衰患者会反复出现咳嗽或咳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只是“感冒没好”,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心衰引起的“肺淤血”所导致。因为心脏供血不足,肺部会积聚过多的液体,从而刺激咳嗽。
这种咳嗽通常是干咳,或伴有少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如果家中老人反复出现这样的情况,且伴随其他心衰信号,请务必带其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结语:关注身体的“报警信号”
心衰并不是一种突然袭来的疾病,而是身体在长期“超负荷”运转下逐渐累积的结果。许多早期信号,像呼吸困难、水肿、疲乏、心悸等,往往被误解为普通的不适。如果能够早期识别并采取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心衰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社区医生,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定期检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守护心脏健康,不仅仅是为了延长寿命,更是为了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请记住,心脏是我们的“生命发动机”,它的每一次跳动都在为我们创造活力。别等到信号变成危机,才开始行动!
本文作者:龙泉市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孔伟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