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深入贯彻学习《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挖林业资源的科学内涵,探索林业科技推广新途径,展示科技成果化内容,守正创兴,在基地内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做好基地建设与运营工作。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基地由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与自然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主要运营工作,部门架构完善,由分管院领导牵头开展各项工作,中心主任统筹安排基地运行各项事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予分管院领导与全院审核,每月统筹编写中心科普工作安排,将任务落实到个人,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基地采取公众号平台预约入园的方式,开放树木标本园、蝴蝶科普园、自然教育之家等室内外科普场所,其中室内面积约为480平方米,室外面积约为40亩。2024年全年开放300余天,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面向公众开展116场科普活动,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全年共开展基地特色森林自然教育学堂52场、科普惠民活动11场、林学第二课堂29场、“林希”志愿者培训3场、林业科技科普特色活动21场,特色活动受到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
1.开展“森林自然教育学堂”系列活动。开展“种下希望,共筑绿色未来”“林海探秘”“先锋营之生物多样性”“科学之夜 奇趣亲子夜观”等特色活动52场,受众达3516人次。
2.打造精品林学第二课堂。致力构建“基地+学校+社区”的集群发展模式,确保公众能从生态文明的进步中获益,共享生态红利。24年开展“用创新点缀人生 让科技融入理想”“你看见我的蛋了吗”等为主题的活动累计29场,受众超3947人次。
3.承担广州科普游自由行项目。我基地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立足自身优势,开展多彩树木世界为主题的经常性科普活动,带领市民朋友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植物生长的奥秘,了解林业科技的前沿技术。在活动期间也开展了室内专题讲座及手工体验环节,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思考。2024年,中心成功举办广州科普游“双减版”活动2期,接待亲子家庭60人。
4.积极参加广州科普游活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普嘉年华、粤港澳自然教育嘉年华等大型惠民公益主场+分会场“林业科普与科技成果展”“小候鸟与自然的相遇 ”等活动共11场,惠及超5万人次。
(五)做好网络媒体信息宣传与服务工作
1.微信公众号综合类平台宣传。通过“广东树木公园”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提供入园游览地图、入园预约、活动招募、活动回顾、科普文章、科普视频、开闭园公告、客服咨询等信息。开设植物讲堂、树宝课堂、带娃认识100种昆虫、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等专栏。2024年累计推送相关科普推文196篇,累计阅读量超8.6万次。同时通过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官网发布科普推文及活动报道189篇,累计阅读量超6万次。
公众个人预约链接:
https://f.lingxi360.com/f?fid=zUZGjdngiidP_&utm_bccid=LXEzcWZz
团队预约链接:
https://f.lingxi360.com/f?fid=QkuYtOX-0myCR&utm_bccid=LXE4HCF5
2.抖音、视频号等视频类平台宣传。基地开通“广东林科院科普中心”B站号、“科普与自然教育研究中心”抖音号、“广东树木公园”抖音号、“广东树木公园”视频号、“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中国号,2024年推送有“绿美广东 魅力林业”“小穿山甲广府游记”“我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木棉杂交育种”“东京油楠”“土沉香”等科普短视频157条,浏览量超20万次。
“广东树木公园”视频号:
https://www.douyin.com/user/self?showTab=post
“科普与自然教育研究中心”抖音号:
https://www.douyin.com/user/self?from_tab_name=main&showTab=post
“广东林科院科普中心”B站号:
https://space.bilibili.com/1102254845?spm_id_from=333.999.0.0
3.主流媒体报道。重点活动采取扩大宣传面的方式,基地开展特色活动受到广州日报、广州日报新花城、广东科普、广东科技报粤科网、南方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各媒体累计宣传报道20余篇,进一步扩大基地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
(六)更新基地内各类科普宣传资源
1.常规科普版面更新与维护
更新增设树种介绍牌300余块,古树名木、珍贵树种、穿山甲保护等科普宣传展架30个、印刷科普宣传折页5000份、科普手册1000册。
2.设计基地优质文创产品
制作珍贵树种系列压花标本画20幅;设计开发杜鹃红山茶、金花茶、紫矿、广东含笑基地四大名花卉系列胸针1套;茶韵悠长系列礼盒1套;雅致芬芳系列礼盒1套;另开发有帆布袋、穿山甲钥匙扣等文创产品。
(七)以林业科技为支撑,助力绿色惠民产业发展
基地完成省林业科技服务年科技下乡活动4次,完成承办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林业科技下乡送苗1次,送苗5万株。
(八)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基地通过多方筹集工作经费,共计投入120万元,主要用于设备维护、基础设施更新、科普活动开展、聘用人员、基地功能优化等。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团队20人,含林业各学科专业人员,其中博士5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12人,长期致力力于推广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弘扬林业生态文化,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科学素养。
(九)年度荣誉与成果
1.获广东省林学会第六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奖1项。
2.获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1项。
3.第十七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4.发表论文1篇,已被报刊接收4篇。
5.外观专利4项。
6.软件著作权5项。
7.图形商标1项。
8.作品版权登记3项。
二、特色工作
(一)发挥基地林业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小林长”系列活动
积极响应广东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林长制条例》,依托基地内广东省林长制展览馆科普场所与树木标本园内运用与展示的林业科技,有针对性地研发林长制科普宣教课程,向公众宣传林长制相关政策、方法、成效等内容,同时衍生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林业样地调查、林长工作科普等内容,助力林长制推行与生态建设。开展“小小林长显身手”等特色主题活动12场,受众达230人次。
(二)更专业、更精准,打造“林希”志愿者精品品牌
2024年分别以“守望穿山甲”“竹梦自然”“传承绿色基因 筑牢生态根基”为主题,举办“林希”志愿者培训3期。依托省林科院的林业科技资源,围绕穿山甲科普和保护宣传、竹类植物及其产业化应用、珍贵树种基础和良种选育等内容开展。三场培训均采用理论+实践,室内+室外结合开展,融入竹编、蓝染、压花等非遗体验项目,具有理论水平高、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等特点。累计授课31课时,培训志愿者129人次。
(三)聚焦于创新与实践,研发“非凡的穿山甲”课程
结合野生动物知识与自然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环节。课程受众主要面向中小学生、青少年、社会公众等群体;主要内容涵盖STAN(科学、技术、动物和自然)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项目式学习、实地探访、专家讲座等形式,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激发潜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课程开展以来赢得了同行专家、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开展“守护非凡穿山甲 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秘中华穿山甲”“神秘的铠甲卫士”“小小林长 穿山甲”等特色主题活动10场,受众达924人次。
(四)研发生态修复保护相关探究型课程
开发《探究降雨坡地水土流失影响》《探寻土壤中的水——土壤中含水检测实验》《植物中的水——不同植物叶片含水量差异研究》林业科研探究型课程3个,并完成试课2次,受众达50人次。
三、问题不足
(一)人手不足
基地内专职运营的科普工作者较少,科普活动较为集中的月份,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
(二)基地运用经费不足
基地每年都需开展场馆与设备维护、基础设施更新、科普体验提升等工作以维持基地正常运行,目前所筹措经费仍有空缺。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增强各基地粘合度
全国科普基地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指导意见对于科普工作者制定基地运行方案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加强各科普基地间交流学习有助于基地自查与纠正,也便于各基地在统一的框架下逐步完善,使基地运行能给公众带来更贴切、更精准的服务。
(二)建议加强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
专业系统的培训能给科普工作者带来新思路,有助于创新基地运用模式、开展特色活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此外,由专业人员开展的政策解读类培训能为基地运行指明发展方向,建设更加适民化的科普基地。
附件: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简介和开放时间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基本简介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下称基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33号,占地面积约700亩。园内树种资源丰富,乔木类树种达110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有56种,省级保护树种有12种。园内建有树木标本园、林下经济成果示范区等专题科普园,并有宣教中心、自然教育之家等场馆,科普宣教设施完善,是普及林业知识的良好场所。
近年来,基地被授予为“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荣获“广东省十佳科普基地”、“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
我基地始终坚持以宣传森林生态文化为己任,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林业宣教活动,普及林业科普知识和推广林业科技成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开放时间:8:30-17:00(非闭园时期)
来源: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